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m.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小夫郎》最新章节。

从大门走进庭院,隔着一步就铺一块石板,一直延展到主屋,很是整洁, 便是下雨都不怕弄脏鞋面。那青石路两侧夹道种了山茶树,花期虽然已经过了,但在深秋的时节树叶仍青,满是生机。再往左则是贺林轩从山上移植来的油茶树和茶叶树, 同样青碧喜人;而右手边则是一亩菜地, 种着青菜、萝卜、葱蒜,还有贺林轩移种的三棵野葡萄树。看起来还很空荡, 但能想象到来年春天此处定然热闹。走过青石路,便到了主屋,坐东北而朝西南,采光十分好。贺林轩用青石板铺就地基, 实木构架,共有两层。看到这里,李文武就知道贺林轩为什么在建房前要费尽周折地自导自演一出戏,杜绝村民上山来了。且不说这宅子的财气外露,便是这青石板都是官家物件。他从前在牢里采石服刑有买卖的门路,可若叫人发现, 免不了要吃一顿官司!一楼客厅十分敞亮,左侧是间大屋,右边则是两间客房。兄嫂一家来,便安排住在这里。再从屋外右面的梯子走上二楼,便有一道回形走廊,很宽敞,三人并行都有剩余。而后是两间卧房。房间的正门对着相反的两个方向,贺林轩和李文斌住在东屋,诺儿则住在另一间。不过诺儿从不肯走正门,他和阿爹阿父的房间在阳台那面都开了小门,挨在一起,他便总是从那里出入。阳台比三面回廊还要宽敞,贺林轩和李文斌商量着在这里布置了许多盆景,搭着两个藤椅秋千,摆了桌椅。平时饭后消食回来,坐在这里喝茶或吃些果点,看看风景,聊聊天,最是惬意不过。更妙的是,阳台的顶棚是可以伸缩的。平时敞开,若到了下雨天,只需将木架子拉开,再放上贺林轩自制的打了蜡的油布,完全不怕雨水弄坏木板,或漏水的情况。阳台的一角,贺林轩造了狗窝,老黑三口子就住在这里。最让张河惊奇的就是二楼卧室带着的小厕贺林轩做的抽水马桶,夜里在屋里解手都不怕脏臭!主屋之外,同样别有洞天。主屋的左侧,走几步便是厨房,再有就是李文武他们之前就见过的竹屋书房。药圃扩大出足一亩地,而原来的花圃则移到了茶树丛那面。右侧则是放置野物肉干的通风大屋,屋后是蓄养家禽的棚屋,野鸡,野兔,山羊还有两只小野猪,各有各的去处,互不干涉。主屋的后方,左侧盖了浴间,右侧则有两间小厕,用石板砌成的五谷轮回所,同样用抽水冲刷,很是清爽干净。再走几步则是一池池塘,已经养了不少鱼,不必再去山里打捞。贺林轩还计划着等出冬了,再去找些莲花来,一是看着养眼,二是为了莲蓬莲藕。池塘再往后就是诺儿的游乐场,贺林轩做了一点简单的支撑架以供健身之用。他还有点洁癖,不辞辛苦地在每个房舍间搭了木质桥路,走在上头哒哒作响,那声音听着就让人高兴。略吃过一口茶,和阿叔叔父请过冬礼的礼数,李信就坐不住了。诺儿也是迫不及待,赶忙牵着小兄长,带着三只黑狗风风火火地去了游乐场。滑梯、秋千、木马和蹴鞠场之外,还有诺儿专用的小射箭场。这些,他早就想和阿兄分享了!张河看他们兴冲冲的劲头,直拍掌笑:你们瞧那两个皮猴儿,我看,信儿玩着肯定不愿撒手。不过还真别说,便是我啊,都不想走了。他们在山水镇买的是五进的大院,还在那等出了名的人杰地灵的所在,可瞧着,不及此地远矣。李文斌再给他和兄长斟茶,盈盈笑说:这是最好,我也舍不得阿兄阿嫂呢。李文武笑瞪他一眼。都是成家的人了,哪有让兄嫂长住在家里的道理。但他没有说那些扫兴的话,只和贺林轩说:林轩的想法真是独到。我最中意的当是那竹筒活水之法,汩汩潺潺的,很是旺宅。那是贺林轩自制的自来水系统。水源引自山泉,用竹筒连接了每个房舍的用水。竹管相互间用剖开的半竹连接,若是用水足够了,便导开,引水从主干道流向屋后的池塘,再从池塘的一道小流,流去院外山林,自成一脉活水。当真省了不少功夫,且十分别致文雅。李文斌则说:活水自是极好的,不过,我却最喜欢那间大屋。林轩使了特别的法子,接通了厨房、大屋和浴间。他说等到了冬天,在厨房烧了火,热气就能引到那里,便是数九冬日也能暖如阳春呢。虽然现在还没有用上,但李文斌非常期待。他最是怕冷。从前冬天都是咬紧牙根挨过来的,而那些躲在屋中将所有衣物和被褥加在身上、抱着小儿相互取暖的日子,哪怕不再想起,也在他心中留下一道深痕。没想到贺林轩会给他这么大的惊喜!张河听了很是惊奇,不过他还是对抽水马桶情有独钟。他和贺林轩一样爱干净,甚至洁癖比后者还重。以前养尊处优,总有下人伺候不觉得有什么,后来他很是强迫自己适应了一段时间,才能忍耐。便是如今,他去倒夜香的时候还时有作呕,若能得了弟婿的法子,才算除了他心头一大患呢。贺林轩笑道:这个不难,我准备一下,和兄嫂回山水镇那日便能装上了。张河一听喜的不行,连说他脑子活络,这样的妙法都能想到。贺林轩也不谦虚,喝了一口茶水,问道:阿兄,阿嫂,你们觉着我这房屋建造的法子,会否受人青睐?张河愣了一下,道:林轩,你可是想将这法子卖予他人?我看可行,虽未必能赚大价钱,但也是一笔不错的进项了。李文武却听出他话中深意,怔了怔,试探道:林轩莫非是想自己做这个生意?这话一出,张河的笑就顿在了脸上。他也打量着贺林轩,见他没有否认,心里就咯噔了下。与人做买卖,和自己行商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必须从商籍才行。贺林轩现在有了转一等良农籍的银子,他们如何也不愿意他做商户。那样虽赚的银子多些,可这世道太乱,商户人家论处境还不如猎户。而商户转良籍不是银子不银子的问题,内里还有许多复杂的阴私,实非良策!他们想阻拦,可一时都不知道该从何劝起,便都看向李文斌。李文斌自然知道他们的担忧,笑了笑,握着贺林轩的手说:林轩是一家之主,我听他的。自房子建起来,贺林轩总在纸上记录商机,列可行性计划。这些他没有避开李文斌,后者已经略知他的想法,虽没有追问,但心里早已有了决定。不论夫君是猎户,还是商人子,他这辈子都是他的夫郎。他会遵从他,支持他的所有决定。贺林轩迎上他温柔的目光,眼眸一深,真想凑过去亲吻可爱到让人心软的小爱人。咳了一声,他忙收住了一时的失态,抬手揉了揉李文斌的头就像他每次对诺儿做的那样。你这小脑袋里都在想什么呢。他就说夫郎好奇心这么重的人,怎么这些日子都没问过他。原来是以为他想转商籍,一直在给自己做心里建设呢。贺林轩哭笑不得,回握住李文斌的手,看向兄嫂道:兄嫂莫要担忧,我并无意转商籍。张河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但李文武看出来他并没有放弃行商的打算,不由费解道:林轩你是怎么想的?阿兄虚长你几岁,也见过商伍行事,你只管同我说,便是不能帮你拿主意,也能给你参谋参谋。我正有此意。贺林轩提出来了,自然没打算对他们隐瞒自己的想法,借机娓娓道来。行商也未必要商籍。他说:大户人家哪个不经营私产?左不过是让家中下人挂上商籍方便行事,又或是和其他商户合作。我自然也可以这么做。而我不只是想在山水镇或是东肃州行这一法,我想,有朝一日,整个大梁都能用上活水,用上抽水马桶,用上地暖。三人听得心中一荡。他们为贺林轩的野心而心惊,但也同样为他构想的蓝图而激动,不由都凝神听他如何说法,不敢贸然打断。第36章贺林轩画完大饼, 就开始着眼现实。他笑道:这法子还是大梁头一份,想起来难, 做起来却简单。所以,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手去做这件事,才能把这个营生拢在手里。而这,单单只靠我们一家人,不能成事, 还要和其他大商户合作。届时我出钱出法子,占住大份子,他们出人出力,各施所长, 也各取所需。李文斌三人听得连连点头, 正是这个道理。贺林轩见他们听得入神,继续道:目前最大的问题是, 我们的根基太浅,要做这番事业,还需从长计议。他早已经过深思熟虑。也知道在座这三位,便是在酒楼做了三年账房的李文武对商事其实都是一知半解, 贺林轩便把话说得敞亮。我虽能装样子糊弄人,可真金白银摆在那里,真到了合作的时候也撑不住场面。商人重利,那时定要拿捏我们,说不得到头来反而是为他人做嫁衣裳。顿了顿,贺林轩接着道:所以, 首先第一件事,便是要将我们的家底拓宽打实了。这样,才有底气和那些大商家谈合作。李文武早已放下茶碗,跟着他的思路沉思。听到这里,他才问道:既如此,眼下,林轩又是何种章程?贺林轩道:路要一步一步走,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好在我们现在手里有些余钱,足够做些小生意了,以少积多,总会有成效。李文武点头。他对贺林轩很信任,也清楚他的本事,此时听他所思所想稳妥周全,完全放下心来。张河心口还跳着,听了贺林轩一席话,他手心都出汗了。这法子,别个肯定想不到,倒是不怕等。只是,林轩你说做小生意,又是什么生意?要从何处做起?他不懂商,可他能想象到,想要做到贺林轩说的、将全天下的屋子都造成这样的宏图大志,需要怎样的能量。对现在的他们而言,那一天简直就像天边的云一样遥不可及。可见贺林轩这一副心有成竹的模样,张河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担忧,没有泼冷水,而是竖起耳朵听他这一步步又打算怎么走。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第一个我想做吃食生意。贺林轩说:我的手艺兄嫂知道,还有勉之酿的酒更是一绝。民以食为天,山水镇内又多有富庶,不难打开局面。听他说起吃食,李文武三人的心就定了。旁的不说,单论贺林轩的手艺,那可真是没话说,吃过的都知道,不愁没人光顾。但话到这里,李文武又想到了别的隐忧。他拿起茶碗喝了一口,忍了忍,还是忍不住道:林轩,别的事我不清楚,但酒楼里的门道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且就说山水镇那两家大酒楼,背后站着镇上的大族,明里暗里总有争锋。你这酒楼餐馆开在山水镇里,若办的好,怕免不了要被为难,你心里当有数才好。贺林轩点头,阿兄放心,我省得的。同行相轻,当然会有矛盾。不过,我开的酒楼,自然有他们比不得的地方,也自有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办法。他卖了一个关子,但三人都知道贺林轩的手段,想他有一定的把握就没追问。张河便说:这点我对林轩还是很放心的。那日听林轩说他在山水镇如何如何,我只当是天书听着。可当日我去宋家医馆拿那五百两银子,本来是装着一口气,走路才不慌。结果你们猜怎么着?那宋家人一听我的来意,毕恭毕敬的,好似官老爷站在他们面前。他说起来脸上就有笑容,挤着眼睛道:那时候我就知道,林轩唬人就没有唬不成的。李文斌兄弟听得笑出声来,都拿眼打趣贺林轩。贺林轩摇头失笑,阿嫂,我就当你是夸我的。自然是夸你。张河忍笑咳了一声,再道:我和你们阿兄这些日子在山水镇摸路子,还听说了一桩新鲜事呢。他和李文武对视一眼,夫夫俩都是忍俊不禁。都说何家老太爷的寿宴上得了宝贝。那百岁的亚龙肉下肚,入秋时候何老太爷的腿脚不疼了,连带他家那大儿的夫郎身体也有了起色。何家大郎君就是咱们东肃州的青天老爷,听说和他的夫郎青梅竹马,感情甚笃。他夫郎身子弱不能怀胎,也不肯再娶。如今从那亚龙肉上看到了希望,都把五荒山给翻了个遍,到处找那卖蛇肉的猎户呢!张河就看贺林轩,你差点把山水镇的天给捅破了,你可知道?这事贺林轩还是第一回 听说,摸着鼻子问:他们还在找?可不是呢!张河说着,都忍不住拍了下手掌。当初听说这件事,他都给吓着了,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就是那亚龙肉猎户的阿嫂,家里甚至还藏着一坛子亚龙酒!那蛇肉的好处,他们都是知道的。且不说别的,活到这么大的岁数,不知道在山里吃过多少好东西,肉里都浸着药性,极是大补。那何老爷子说腿脚不疼了是那锅蛇肉的功劳,并非误会。就说李文斌的残腿,每逢换季或到了冬天总疼得睡不着觉,如今都没再发作过呢。而李文斌和诺儿的身体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起色,肠胃的病根都见好了。除了贺林轩在山上寻摸来野猪肚子,给他们温补养胃之外,很大一部分就是那蛇肉的功劳。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小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