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最新章节。
国奖答辩的时间只有三分钟,因此ppt不用做的太浮夸,只需要把重点罗列出来就可以。于是,许秋花费了三分钟时间,完成了答辩ppt,一共五页。首先,他列举了工作,包括pce11和itic两篇am大满贯章,再加上发表在nc上的那篇3dpdi的章。这三个工作,许秋都从原pdf中截取了带有标题、作者和期刊logo的图片,然后再各自放一张对应的toc图片图片版摘要,右下角挂上献的引用格式。两篇大满贯章,许秋也把对应的封面图片放了上去,并把wos上代表热点章和高被引章的小皇冠和小火苗图案挂了上去。剩下的两页,许秋列举他一年来所有的学术成果,并把自己的名字加粗标记出来,没有算上在龚远江那边挂名的几篇,一共是25篇。本来,许秋是想把这些学术成果放在一页ppt里的,结果发现一页根本列不下,除非把字体缩的特别小,但那样有些影响别人的观看体验,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列两页了。三分钟时间讲五页ppt,时间还是有些吃紧。因此,答辩的时候,许秋决定自己随意讲一讲三篇代表作的主要亮点就好,剩下的就让答辩老师们自己品吧。搞好答辩ppt后,许秋开始着手撰写焦耳的综述,标题暂定为“itic系列有机光伏非富勒烯受体的近期进展”。这个标题显得是有些朴素,不过毕竟是综述不是实验工作嘛,想要起一个噱头满满的标题,还是有些困难的。在正式撰写章前,许秋首先打算了解了一下焦耳这个期刊的基本信息。像平常发的acs、rsc、wiey模板基本都长的差不多,如果是同一期刊公司内部同一系列的期刊,模本更是一模一样。比如wiey旗下的“先进”系列,am、aem、afm、aelm、adv sci之类的,就是用的同一个模板。而像焦耳这样的新刊,可能会搞一些“新”的东西出来,要求可能也和平常投的期刊不一样。尤其是参考献部分,基本上每个期刊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参考献格式:有的要求把引用献的所有作者全部列出来,有的要求作者只列举三个或三个以内的,其他作者统一用et a等等略去;有的要求作者的姓在名的前面,比如xu qiu,有的要求作者的姓在名的后面,比如qiu xu,有的要求把名省略,比如xu q、q xu;有的连接不同作者之间用的是逗号,有的用的是分号;有的要求参考献中不带章标题,有的是可带可不带,有的要求必须带标题;而带标题的期刊中,有的要求标题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大写,除了个别不需要大写的单词,包括4个和4个字母以下的短介词、冠词、不定式代号to、并列连词,有的要求所有字母都小写;大多数期刊要求引用时页码需要写全,比如388392,有的只需要写首页码,比如388;有的年份要把放在括号里面,还有的是期号放在括号里;大多数期刊可以省略期号,只标出卷号,而有的期刊必须标出期号;另外关于年份、卷号、期号的斜体、加粗的规则也不一样总而言之,非常的烦人。即使用专业的endnote献处理工具,也不能保证可以得到完全正确的献格式,基本上都需要手动一个个修改过去。如果参考献数量非常多的时候,可能搞参考献格式就得花费大半天,一整天的时间。因此,还是把这些细节提前了解透彻为好,能够一步到位,这样就不用再走弯路了。于是,许秋在medsci网站上查询了一下焦耳这个期刊。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期刊的影响因子。虽然影响因子有时候会失真,且不少计量学专家或组织提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算法,包括citesre等来衡量期刊的影响力,但影响因子仍然是目前为止最为常用的评判标准。现在,焦耳的实时影响因子已经达到了291。从这点来看,焦耳编辑团队运营的还是不错的。如果这个影响因子可以稳步提升,达到40左右,那就可以拉开焦耳和am、jacs这个级别的一区顶刊之间的差距,在自然大子刊这个级别里站稳脚跟了。许秋继续查看,焦耳和细胞同属cepress生命科学研究出版社。而生命科学研究出版社从属于esevier爱思唯尔旗下,这也是组里首次接触到爱思唯尔旗下的期刊。平常组里会把爱思唯尔称为“树叶子”期刊,因为他们的logo就是一棵树,而且还会把这个logo放在章首页的左上角,配色也有些复古,非常的引人注目。不过,魏兴思从来都没有投过esevier旗下的期刊,许秋之前也没有问魏老师具体的原因。后来,许秋自己在献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这其实是有机光伏领域同行们共同做出的选择。许秋统计了近两年来250篇有机光伏发表的一二区的献,其中acs、rsc、wiey三大期刊公司基本平分秋色,每个期刊公司旗下的章数量都在50100篇不等。而其他期刊公司旗下的献,加起来也只有14篇,有5篇是自然通讯nc,1篇自然材料,8篇是esevier旗下的nano energy,nano energy也是一区章,影响因子10,地位差不多和am相当。算下来,与acs、rsc、wiey并称为世界四大期刊公司的esevier,旗下章的占比只有4不到。着实有些惨淡许秋推测,大概是和esevier主要侧重于医学生物领域有关,比如它的代表期刊细胞和柳叶刀,就是医学生物研究领域中最出名的期刊之二。也有风言风语流传出来,esevier旗下和有机光伏领域相关的期刊,包括nano energy、naer等,现在圈子现象非常严重,编辑“认人”,不是圈内人直接拒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当然,就算这些流言是真的,也和许秋无关,毕竟现在是焦耳主编主动约稿嘛。在了解焦耳期刊目前的影响力后,许秋打开焦耳的官网,直接下载了几篇最新的章,开始制作模板。一般期刊公司会提供一个简易的模板,但那个模板真的非常简单,相当于啥都没有,还不如直接下载一篇原进行套用呢。一番查看过后,许秋发现焦耳这新刊弄的确实挺花里胡哨的,槽点满满。首先是期刊风格,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期刊logo是绿色的,摘要本是绿色的,小标题是绿色的,超链接是绿色的,包括右上角cepress生命科学研究出版社标识的右边还有一个绿色的大方块,不知道是干嘛用的要解释的话,大概由焦耳能想到能源,能源又延伸到新能源,最后新能源联想到绿色新能源,因此就是绿色的逻辑虽然有些强行,但也勉强算是合理吧。其次,焦耳章首页是一张贼大的toc,占了大半个页面,下面是一段对toc的字描述,右侧是“亮点”栏目,要求列出三条章的亮点,此外还有类似于ees期刊的“bsp;ap;ap; scae背景和规模”,对摘要和引言的补充。怎么说呢,整的挺全乎的。但说真的,许秋觉得这样搞意义并不是很大。读者读起来费劲,作者写起来也费劲,需要把同样的内容换五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给表达出来再次,摘要的位置它也不老老实实的起名为“abstract摘要”,而是改名为了“suary总结”,结论部分的大标题直接省略掉,但内容还在。正是双栏的,左边正,右边备注,空间占比2:1。但由于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备注,因此在右边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相当于是单栏。平常其他期刊都是1:1大小双栏的,看惯了1:1的双栏,再看这种2:1的双栏,还真有些不习惯。分栏和期刊公司有关,自然和科学的标准章都是三栏的,acs、rsc、wiey包括esevier的大多数期刊都是1:1两栏的,cepress虽然从属于esevier,但相对独立,因此搞一些花活出来也不奇怪。另外,类似于自然子刊,要求列出详细的实验步骤、作者贡献等。最后,重点来了,作为自然大子刊级别的期刊,焦耳稿件处理速度非常快。其中一篇稿件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如下:rebsp;apri 25, 2015投稿:2015年4月25号revised: may 22, 2015修改:2015年5月22号ed: june 5, 2015接受:2015年6月5号pubished: juy 3, 2015正式发表:2015年7月3号这是许秋没有想到过的,从投稿到接受只用了40天,而且还包括一次修改。之前他投自然能源的章时,也查了几篇自然大子刊稿件的关键时间节点,它们没有列出稿件修改的时间,不过大多数章应该都是有修改的,其中一篇是这样的:rebsp;22 noveber,2015投稿:2015年11月22号ed: 16 march,2016接受:2016年3月16号pubished: 23 apri,2016正式发表:2016年4月23号从投稿到接受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这是自然大子刊的平均稿件处理时间。而且,许秋翻了五篇献,这个时间就没有低于三个月的。当然,如果是nc这样的非自然大子刊的子刊,审稿速度就比较快了。像之前他和学妹各发了一篇nc,审稿速度就是比较正常的,和am、ees相当,大概一个多月时间。因此,许秋估计这篇焦耳章只要他写的足够快,可能发表的速度会比之前那篇自然能源还要快。ps:由于剧情需要,中出现新刊的时间和现实中不是完全对应的,现实中焦耳是2018年创刊,自然评论材料和自然能源创刊于2016年。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