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5(1 / 1)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最新章节。
中午吃过饭,刘向波就走了,剩下这三位又回到了房间。“秦晋,这职工董事是什么意思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啊。”张小北还真是不耻下问。反正大家都习惯了不懂就问,脸皮子也够厚,不存在谁笑话谁的问题。“对啊,我也没有听说过啊。”彤丹丹也附和着问。“头儿,这个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了,陈总不知道有情可原,要说您不知道,那就属于没有好好学习公司法和金盛集团公司章程的事情了。”“公司法当中规定过,公司董事会中“应当”、“可以”有职工代表董事,不过对于职工董事具体占到董事会成员多大比例,并没有做出明确说明。”“另外,金盛集团公司章程中也明确规定过,在董事会一款当中提到应当设立至少一名职工董事,由工会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依照法律程序进入董事局,代表职工行使决策。”哇,果然是专业啊,张小北到这个时候,才对“职工董事”这四个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实,也不是不知道,而是忽略了,如果不是刘向波这次提出来,张小北还真是对董事构成的事情不大清楚。话说公司章程,张小北见过好多次,但是对这个职工董事,还真是忽略了。呃,不好好学习害死人。“当然了,您二位没有注重过这些倒也不稀罕,很多人都不注意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两个以上国有企业合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前提下,公司法规定,应当有职工董事。这里只是采用了应当两个字,”“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当中,可以有职工董事。当然了,可以有,也就意味着可以没有。现在民营企业,例如陈总的公司,一般是不设立职工董事的。”“金盛是有g资股份的,不过也就是县g资公司一家,也可以不设立,但是改制的时候还是对这个事情有过明确的说法的,于是就保留到了今天。”“还有一点,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职工进入董事会的权力,在股东当中往往不太被重视,所以即使进入了董事会,由于人数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哦,怪不得大家对这个事情都不在意呢,原来是没有发生过很积极的作用。“不过在金盛集团内部,职工董事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当初改制的时候,县里明确提出过要求的。这个职务由集团历届的工会主x担任。”“而集团的工会主x,一般由县里提名。秦省子公司隶属于金盛集团旗下,设立职工董事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但是如果要有的话,是一定要和县里沟通的,毕竟是股东的股东。”“所以呢,按照这个说法,下一步,我将是秦省子公司工会主x的人选。但是张总,您之前说过的话,还算数吗”对啊,我这一旦担任了工会主席,那还能去销售口工作吗我秦晋是喜欢干销售工作啊。“先别跟我扯这个,你是d员不是,不是d员能担任工会主x吗”是的,d组织是工人组织的绝对领导啊,这个身份条件是前提。“是啊,我干嘛不是啊,我毕业以后在我们街道支部就入d了,而且每个月我都把d费按时转给支部组织委员的,只不过这次,也许需要把组织关系转过来了。”“还有啊,头儿,估计刘董也是通过开会看出来了,我敢跟你对着干,而且你还不敢欺负我。”“话说权力没有监督,那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是来监督你来了。这才是一个企业家的胸怀,刘董在做企业方面,的确是no1。”秦晋把自己的情况,还有刘向波的用意跟张小北分析了分析,很明显刘向波是对秦省子公司在秦省的发展做出了定位要做就做的正正规规,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一个缺少职工利益代表,缺少职工监督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是缺少基础的。因为职工才是这个企业真正的主题,要不然你决策不通过职工,职工凭什么给你好好干。不过这个人选就得精挑细选了,刘向波眼光独到,看上了秦晋。这秦晋一旦担任了职工董事,能不把这些情况跟她们家老爷子说道说道吗秦省子公司的做法,那就是经验做法啊,老爷子能不好好研究研究吗这个对省里留下个好印象,而且不是弄虚作假,对于今后金盛在秦省的发展,都是有极大好处的。一点一滴啊,张小北,你且得好好学着呢。“好吧,看来以后得叫你秦主x了,不过这新公司现在除了董事会,连个干毛儿人都没有,你要想上这个职务,那得等煤矿建好了,职工到位了,成立了工会那才行。不过职工董事这个位置是没有问题的。”“还有,现在就老老实实地干好董事会秘书的工作,准备年底接销售副总的位置。”嗯,张小北这是给秦晋吃了定心丸了,别有其他想法了,老老实实窝在这里好好干。秦晋说完了这些,便起身告辞了,说您二位领导慢慢聊,我这次准备回家一趟。张小北说有什么事儿秦晋说,我得随时做好准备啊,先把组织关系转过来,这我不得先去找公司的支部sj,给我开个介绍信么。张小北说那你赶快走吧,省得我们俩看着你碍眼,秦晋丢下一句“谁愿意似的”,便起来出门了。这是秦晋知道,这俩肯定还有话要说,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开了。“对了,晓瑶,我看你跟刘董谈得很愉快啊。”这不是废话么,刚才吃饭的时候事情都说清楚了,不愉快能把股份同意出让了还有啊,刚才都交代你张小北了,跟陈总做好股份交接关系,你都不问问多少钱,这还怎么交接股份呢“嗯,刘董确实是个爽快人,我进去之后,先是问了问我对这两块资源有什么想法,如果有,会尊重我的想法。”“其实,我哪里懂什么煤矿啊,我就实话实说,就是想想挣点钱,至于怎么运营,我是真的一窍不通。”“然后刘董又问我,在这边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协助什么的。”“我也没敢多说关于李金荣的事,就简单地说了说目前的情况。说自己现在正在参与一桩企业并购,但是中间的环节瑕疵很多,这个比较担心,但是现在想抽身,却也很困难。”“刘董的说法和你一样,说只要能够保护好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他在关键时候是会帮助我的。”“他还说,帮我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我是金盛集团的合作伙伴,我们对股东,一定是要诚信的,要共渡难关的,绝不能趁火打劫。”第664章 再扯扯滨煤集团“刘董后来说,无论如何,一切交易都要建立在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基础上,要不然企业做的就失去意义了。强买强卖那不是做企业。”“对于金盛来说,再小也是我们的股东,是我们的股东,而且只要我们的股东是清白的,金盛就有保护股东权利和权益的责任和义务。”“我听到这里,很感动,就跟刘董说,我现在愿意把股份出让,至于价格方面,我按照你当初的提议,一个y。”“刘董听了之后摇了摇头,刚开始还以为是我要价要高了,不过我觉得也正常,反正是大家在谈,刘董压压价,我也能接受。”“不过刘董说,我这个价格,卖便宜了。说李金荣对这块资源的总投资下来,直接翻了好几番,如果要出让,也不能厚此薄彼。”“于是刘董参考了你们收购李金荣股份的价格,以四倍的出资对我手里的股份进行收购,大约是12y,当时我都快高兴疯了。”“可是我又问了一句,说刘董,我们一旦交易完成了,我不再是金盛的股东和合作伙伴了,那您还会不会帮我”“刘董说,你对金盛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虽然交易完成以后,不再是金盛的股东,但永远是金盛的朋友,金盛对股东和对朋友,都是一样的。”“小北啊,不管怎么样,我做生意拍电视这么多年了,像你们刘董这样不说假话的,还真是头一次遇到。”“最起码在他这里,我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感觉自己正儿八经像个人了说实话我很感动。”“人家都是能压价就压价,但是你们刘董是真的很坦诚,拿着收购李金荣股份的标准给了我适合的收购价格,就冲这一点,你们金盛将来一定是一家了不得的企业。”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怪不得彤丹丹一出来就喜笑颜开的,刘董把她当成了朋友,还毫不隐瞒收购李金荣股份的标准,给了她同等的收购条件。呃,不过收购李金荣股份的价格,似乎瞒不过彤丹丹的哈不过比自己预想的,还多出了两千万,说不高兴,那真是假的。“晓瑶,无论如何,你身边都没有一个可靠的人,身在狼窝,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按照我的预想,不管是在秦省,还是在唐省,都会掀起一场反贪行动,那个时候是我们真正站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也是我们对所有的事情有个交代的时候,当然,对自己也是个交代。”“所以,不管目前的路有多难走,一定要挺下来,只有坚持下来,我们才能看到光明和希望。这个社会,绝不是少数人说了就算的。”张小北现在知道的事情,要远比彤丹丹知道的多,但是具体什么事情却是不能跟彤丹丹明说,只能告诉她,我们只要活着,才有希望。不过这次是难得的见面,按理说应该有点颠鸾倒凤的环节在里边,可是没有,这次真的没有。这俩人就跟特么忘了还有这档子事儿似的。聊天聊得正经无比,说话说得和风细雨,就跟俩人是多年的老朋友一般。不过话说,张小北现在是左丹雅已经“复出”了,而彤丹丹现在也是意识到点什么了,心性也没有那么浮躁了。两个人,都沉下来了,也许那段时间,是满足了两个人对青春的回忆而已,不过拥有过也就足够了。彤丹丹下午也走了,这次秦晋中午喝了红酒,张小北让老刘去送的。剩下张小北一个人,独自在秦省子公司折腾。彤丹丹说了,过上几天再来,直接办理股份交接的事情,张小北也是等上两天,等刘向波跟金永成他们都交代好了,好跟集团要钱。这下子,这两块资源100的股权,是彻底纳入金盛集团的囊中了,张小北对刘向波的做人办事方法,自然又有了更深刻的看法。刘向波绝对是一个诚信的人,能够主动拿彤丹丹的股份也李金荣的股份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一个不藏着掖着的高度,诚信多么难得的两个字眼儿。张小北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有所差距的。自己既然在心里对岳楠栖和赵洪贵做出了承诺,那就必须得遵守,这是对死去的人的承诺。自己不说,没人知道,可是自己对自己都不诚信,你还能对谁诚信呢和刘向波一样,如果压一下彤丹丹的股份,那应该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你股份少,现在还有求于我,但是刘向波丝毫没有隐瞒。话说眼看就要进入11月份了,煤炭市场不管到底是虚火上升,还是回光返照,反正是市场红火的要死,煤价高的吓人。当然了,越热闹的地方约有戏看,这不是,滨煤集团出事儿了。什么事儿呢,跟之前平峰集团的事儿,其实是一回事儿,只不过是披露出来时间相对靠后一点。不过这次的说法就比之前岳黄河反馈回来的消息明确多了。还是借款给别人,让别人盖商业大楼,然后再通过高价把别人盖好的楼盘接手回来。不过这次借款人的信息虽然还是不知道真实姓名,但是知道了一点,是两个女人。是两个据说能耐挺大的女人。不过滨煤集团比平峰集团的个子就大多了,借钱的数量自然要更多一点。据说是借款55个y,人家把商业大楼修建完毕之后,直接以8个y的价格再卖给滨煤集团,然后人家再把钱还给他。这要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问题太大了。平峰集团据说是借出去4个y,然后6个y再买回来,让人家挣了2个y。而滨煤集团是8减55,直接是25个y。就这两栋商业大楼,人家一分钱没花,无息借款,反手就挣了45个y。真是比大风刮钱还快啊。1个y,按照面值100的计算,那是多少12立方米,1吨多重,一张一张摞起来有100多米高。这45y,就是54立方米,5吨多重,五六百米高。这个玩意儿,敢想吗张小北折腾了这么多年,手里连房子算上,也就是不到15个y吧。这可都是血汗钱,还有独到的投资眼光挣来的,就这个也够辛苦啊。看看人家们,动动嘴,谈笑风生着就把钱给挣了,这个速度,比特么印钱还快吧不过这事情同样没有见诸报端,也是通过滨州方面的一些渠道散播出来的。话说这些事情,没有见诸报端,就是没有调查清楚,就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现在建煤集团、滨煤集团、平峰集团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