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但讲无妨,你我二人之间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郑忽很够义气的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相交多年的至交好友呢公子伋叹了口气。“子忽可是率师劫了蔡侯,逼其割让土地”郑忽闻言,心中就已经有了大致的预计。“看来,这蔡侯开始上蹿下跳了”“然也,未知此事和伋子所说之事可有牵扯”郑忽也有些疑惑,自家老爹不是派高渠弥先蔡侯一步去卫国访问了么,按说以高渠弥的智计,这贿赂应该撒到位了。“祸事啊”公子伋感叹一声。“先时蔡侯遣使者至卫,欲联合卫、鲁、陈等国之师伐郑,父君知子忽是为了全人子之孝这才劫持蔡侯,已严辞拒绝其请”“然未料想,前日蔡侯再会父君,言已得天子之命,天子允其联合他国之师共讨郑国,父君虽未答应,却也有些意动”郑忽闻言却是想起来了,当时自家老爹安排高渠弥将中原大国出使了一遍,唯独没有让他来周朝见天子,告知此事。现在看来,这还真让蔡侯钻了空子。其实,郑忽对自家老爹当时的决定也能理解,本来就和周的关系不咋地,再把割蔡地的事情一说,甭管用什么理由,周天子对会觉得自家老爹是在藐视他,造成既成事实后才通知他一声。“微伋子,我郑国社稷恐有颠覆之危,请受忽一拜,谨谢之”郑忽非常郑重的行礼道。要不是公子伋通风报信,他和郑庄公现在还蒙在鼓里呢,到时诸侯伐郑,郑国真的是措手不及。郑忽自认为他和公子伋的交情算不得多深,最多算是个还能谈的来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公子伋能把如此重要的消息告知,这真的是莫大的恩情公子伋见郑忽如此郑重,也有些手足无措,急忙回礼道:“子忽折煞伋了,伋也未曾帮到子忽,实当不得子忽之谢”在公子伋心中,他又未曾劝服自己的父亲不要伐郑,只是将消息告知了郑忽,真谈不上帮了什么忙而且他现在还对郑忽在齐国时的帮助心存感激。这就是典型的君子做派了。就一如后来信陵君有大功于赵,常有得色,唐雎劝告信陵君说的那样。“人有恩我,不可忘也,我有恩于人,不可不忘也”郑忽并未接着公子伋的话茬再客气,当务之急是搞清楚蔡侯是联合了那些诸侯,只有将这件事搞明白了,才能想对策一一化解。当然,公子伋的恩情也不能不报。“伋子可知蔡侯还联合了哪些诸侯”“这个我也曾听父君提起过,有宋公、鲁侯、陈侯,好像也派人和齐侯进行了接触,只是不知结果如何”郑忽点了点头,这就对了,蔡侯联系的这几个国家,都是此时中原的大国,看来蔡侯对郑国的恨意不小啊,想要给郑国一个血的教训这要在郑忽和郑庄公的不查之下,真让蔡侯将此事搞成了,郑国十有八九要翻车了不过,也不一定,诸侯联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心不齐,容易被人个个击破。像郑庄公灭戴的那场战争,不就是因为宋、卫、蔡三国起了内讧才让郑庄公给一锅端的吗况且,现在郑忽已经知道蔡侯大致联合了哪些诸侯,想方设法将之分化瓦解也是应有之意。“齐侯和蔡侯搅到一块伐郑的可能性不大,鲁侯倒是极有可能”“郑、陈关系一直尚算和睦,陈侯即便出兵和蔡侯共同伐郑,估计做做样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宋国,就不太好说了,虽说宋庄公能上位全靠自家老爹的帮助,但是,蔡国可是宋国的小弟,小弟出事了,要是老大还不出头,这以后怎么再收小弟”“总之,还是和自家老爹商量一下再说吧”郑忽心想。第一百零二章 暗涌公子伋在将蔡侯上蹿下跳的消息向郑忽告知之后,未多做停留,匆匆而去。郑忽本想劝他来年临近婚期之时,切莫听从父命使宋,话到嘴边却又放弃了。以公子伋的性格,这样的话说了也是白说。父与友,自然是以父命为先。这也是历史上公子伋之所以会悲剧的原因所在。郑忽受公子伋之恩,不能不报。是以,在公子伋临走前,郑忽执着公子伋的手道:“我有一言,亦不知当讲不当讲”公子闻言一愣,之后笑道:“诚如子忽所言,你我之间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子忽但讲无妨”“伋子身为卫世子,我本不该讲此话,然苇茨之末,或有蛭生,平静之下,自有暗涌,若异日伋子在卫有缓急,宜速趋郑,有忽一日,必不使伋子有穷厄之困”公子伋以为郑忽是担心他的庶兄黔牟会在将来与他争立,才会如此说。“子忽可是担心我之庶兄”郑忽未答。公子伋以为猜中了郑忽心事,接着道:“子忽多虑了,我与兄长”郑忽打断了公子伋的话。“伋子无需多言,只需牢记我今日之言即可,若有缓急,必趋郑”郑忽极为严肃的再次重复了一遍。公子伋只当郑忽是关心他。“唯必不敢忘子忽今日之言”郑忽见状,这才微微放下心来。公子伋这个人,是个真正的君子,而君子的命运向来不怎么好,正所谓君子可欺之以义方到郑忽这种地位的人,很少能有个朋友,公子伋确实是个值得一交的朋友,所以,郑忽这才上了心。送走了公子伋,郑忽也是匆匆忙忙的朝郑庄公的住处赶去。“父君”郑庄公见郑忽行色匆匆。“我儿可是有事”郑忽于是将公子伋的话又复述一遍给郑庄公听。郑庄公听罢,面色稍显凝重。“这蔡侯还真是贼心不死啊竟能得天子征伐之命,天子还真当我可欺不成”以郑庄公的老练,自然能看出,天子这是想借机削弱郑国,以重振王室权威。但是,郑国若是真那么容易削弱,也等不到他周桓王来做此事了。而且,无论怎么说,郑庄公还是王左卿士,是天子的内臣,天子现在却允许外臣攻打内臣,这让郑庄公心中对周桓王更加怨恨。“小子负心,不足辅也”郑庄公忿忿道。“父君息怒既已知其谋,便可一一破解,转祸为福”“我儿之言是也”郑庄公叹了口气,同意了郑忽的说法,当务之急是寻找解决办法,与周桓王的账容后再算。“我郑助齐伐戎,有大功于齐,且又将结为甥舅之盟,以齐侯之明,必不许蔡侯之请,联兵伐郑”“郑陈关系素睦,先有陈五父如郑莅盟,后有郑良佐如陈莅盟,两国已七八年未动刀兵,陈侯即遵王命,必难尽全力”“至于鲁侯,继位未久,国中大事皆决于公子翚,公子翚为人跋扈,儿与其有争次之怨,其必怀恨在心,此次蔡侯伐郑,公子翚必从”“卫常与宋人、蔡人伐郑,此次蔡侯假以王命,卫公终必许之”“宋公虽赖父君之立,然其人贪而无厌,出居郑时,儿亦常听人谈起,且宋蔡为兄弟之邦,往者宋伐郑,蔡出力甚多,而今蔡有难,又托以王命,宋公无不救之理”郑忽这一番分析下来,别说郑庄公,就是他自己都稍显凝重,局势不乐观啊而今的中原大国,郑国除了和齐国、陈国的关系好一点,与其他国家几乎是无年不战。只不过宋庄公今岁刚继位,中原各国少了个带头的,郑国这才短暂的免于战祸。而且来说,宋庄公也不是什么好鸟。当初宋宣公死传位给其弟宋穆公,宋穆公念其兄之义,死前未将宋公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宋庄公,传给了宋穆公的儿子宋殇公。宋殇公继位之后,害怕宋庄公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一直想将其干掉。于是,宋庄公逃到郑国,宋殇公对此依旧不死心,多次出兵伐郑,想威逼郑国将宋庄公交出来。要不是有郑庄公的庇护,宋庄公早就玩完了。这么大的恩,宋庄公竟然一点报答的念头都没有。在郑庄公死后,先是胁迫祭仲立公子突,如果这还能用他需要一个亲宋的郑国国君来解释的话。那么,在公子突继位之后,他立刻就要求公子突交保护费,而且对公子突的拖延极为不满。即便是鲁桓公在中间说和,他也丝毫不买账,甚至公子突将宋国贿赂郑国的商彝请求鲁桓公代为归还后,他还是不罢休,一副一定要搞死郑国的模样。气的鲁桓公大怒,和公子突连兵伐宋。这简直就是一出中国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所以,郑忽才会在宋庄公的问题上撒了个谎,其实说的也是实话,宋庄公确实贪得无厌。而现在蔡侯假王命,得征伐郑国之权,郑忽觉得宋庄公和蔡侯搅到一块的可能性极大。宋庄公虽说是刚继位,但是和执政华督的关系不错,不存在像鲁桓公那样被公子翚掣肘的情况。郑忽见郑庄公默然无语,又接着道:“然虽如此,卫公为人溺于声色,为公子时尝与其父之妾私通,父君若以美人遗之,再赂于卫左公子泄,右公子职,或可解卫患”“宋公此人贪而无亲,父君不若归之商彝,挟大德求报,或可平宋患”郑忽知道只要自己老爹还在位,宋庄公多少还是有点顾忌的商彝这个玩意,留着也没用,不如拿出来挟恩求报。而郑庄公却是想将商彝留给后代,等哪天郑国有大患的时候再动用。“局势虽险,却也未曾到如此地步,我儿奈何轻用商彝”郑庄公确实很疑惑。郑忽对此也不好直言,总不能说商彝除了在您老人家手中或许有点用处,留给后代是屁用没有,如果不信,请参见公子突之类的话吧“父君徙子突于边,子突母家雍氏必有怨望,雍氏有宠于宋公,若不归之商彝,儿实恐宋公会听从雍氏之言连蔡伐郑”郑忽无奈,也只能将公子突搬出来。郑庄公沉吟半晌,最终还是同意了郑忽的建议。郑忽见状,也松了一口气,事情到这里,也就只剩鲁国一家尚未解决,不过,这已经无碍大局了。但是,事情真有郑忽想的那么简单吗第一百零三章 大傩仪郑忽和郑庄公草草将计策定下之后,并未深入的谈及过的东西,因为时间已经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了。岁首的前一天晚上,要在王庭举行一场驱除仪式,号曰大傩。傩礼是古五礼之一的军礼中的一个项目。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傩礼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宫廷傩祭。礼记月令言:“季春之月,命国难傩,下同,九门磔zhé攘以毕春气。仲秋之月,天子乃难,以达秋气。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元代学者陈澔对此注疏曰:“春者阴气之终,故磔禳以终毕疠气也。季春命国傩以毕春气,仲秋独言天子傩者,此为除过时之阳暑。阳者君象,故诸侯以下不得傩也。季春惟国家之傩,仲秋惟天子之傩,季冬则下及庶人,又以阴气极盛,故云大傩也。旁磔谓四方之门皆披磔其牲以禳除阴气,不但如季春之九门磔攘而已。”也就是说,在岁首头天晚上的这场大傩仪,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人,甚至是奴隶都必须参与。像论语乡党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意即在宫廷举行大傩的那天,庶人也要举行沿门索室的傩礼,到各家各户去赶鬼。人们都必须要迎候赶鬼的傩队,哪怕是孔子也会站在东门台阶上,恭恭敬敬地迎接傩队到家里来驱疫。傩的主要意义在于驱赶鬼疫和为天子送葬。当郑忽和郑庄公赶到王庭之中,大傩虽未开始,诸侯却已是毕集,周桓王还未到场,诸侯早已身着朝服冠冕分作两列,职位低的王臣,陪臣,各国世子只能身居两列之末,队伍拉的极长。两列之间的距离拉的也不算短,郑忽趁着尚未全黑的天色和亮如白昼的火光目测,大概有十米左右的样子。郑庄公身为王左卿士自然要位列诸侯之前。至于郑忽,则专门有人将他引到他该站的地方。也不知过了多久,周天子终于驾临。郑忽跟着一群人行大礼参拜。而后,郑忽便看到有一人跪在天子面前,虽未听清此人说的什么话,但是郑忽知道这是大傩开始的引子献吉梦果然,未过多久,一群侍宦高呼“天子命曰可”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大傩正是开始了。傩礼的主角是方相氏,他是宫廷特设的专职驱疫赶鬼的军官。大傩开始后,他从两班朝臣之末带领着一百二十名“罪隶”左手挥盾,右手挥戈,狂呼狂叫着缓缓向前。他头上顶着熊皮,再从肩部披下。熊皮的头部装着四只金黄的眼睛,穿着褐色的上衣和红色的裙子。听着吼叫的声音,看着身着的服饰,郑忽心说“这活脱脱就是一未开化的原始人”确实,傩仪就是这么粗犷,它本就是原始意念的留存。凭的就是方相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