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邓方对剿匪是没什么意见,不过对郑忽这种将吉金熔来熔去的做法深恶痛绝,等来年播种的时候,总不能再将兵刃熔成耕具吧按照这种熔法,那些吉金早晚得消耗完。有心劝两句,又看陈奚和黑子都在,便暂时压下了劝说的心。其实,郑忽心里也明白不能这样玩,但这也不是被逼无奈吗“必须得想办法先搞点铁再说”郑忽心想。确实不能再这么拆东补西的玩下去了。“府库中的粮秣可够聚集青壮剿匪之用”“足够维持两千青壮三月之用”邓方回到。郑忽听到这,算是彻底放心了。“善”实在抱歉,又欠了一更,今天去弄档案了,加修电脑,回来晚了。查资料又查了一个多小时,春秋时期的货币购买力真是个大问题,当时的一个奴隶价格应是五张羊皮,当时羊皮的价值也找不到,还有记载说,一匹马和一束丝能买五个奴隶,但是马和丝的价值还是不知道,我是实在没办法,只能通过换算,根据一金够百乘的人吃一天,一个人一天的饭量,按最小的算,半斤。两千人一天要吃的粟是500公斤。放到今天,小米5元一斤,那么500公斤小米就是5000块人民币。一金购买力大概相当于今天5000块人民币。再根据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 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 8公斤大米,就是377 6斤。现在一般吃的大米在一斤1 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 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 8元,万历时一个仆役的价格在四两到二十四不等,若以十两算,则一个奴隶的价格是6608元,我取了整以一金也就是大致5000元一个奴隶的价格算的,肯定不准确,也别来反驳,除非你能找到更合理的数据来纠正我的错误,那我会表示感谢第一百一十四章 管仲是个败家子布置完工作,三人很懂事的起身告辞,并不欲多耽误郑忽的时间。郑忽刚回来,需要一些处理私事的时间,而且车马颠簸,难保不需要一些休息的时间,能在刚回来的时候就接见他们三人,听他们汇报工作,这已经是极为难得了。郑忽也并未多言,任由三人离去,他确实需要一些处理私事的时间。他的回返不代表长葛就能因此而松懈,且剿匪不是一件小事,准备工作他只是居中调度,具体的执行工作还需要三人鼎力协助。三人离去不久,郑忽亦离开书房,准备去看望管老夫人,既然决定尊奉之,就自当视其为长辈,长辈在堂,晚辈出行回来,焉有不朝之礼。行至管老夫人的修养院落,郑忽看见管老夫人领着管仲和鲍叔牙已在堂前等候。郑忽心中惊讶,不敢有丝毫怠慢,趋行至近前,扶起了正要向郑忽作揖行礼的管老夫人,口称:“小子死罪,竟劳老夫人亲迎,不胜惶恐之至”管老夫人执拗的想再次向郑忽行礼,又被郑忽扶起,开玩笑,长辈能够在堂前亲迎,这个待遇已是极高,再受其礼,就是托大了。“老夫人万不可再如此”管老夫人见郑忽严词拒绝,无奈之下,只得以言语向郑忽表示感谢“老妇本边鄙贱妇,世子尊荣奉养输送抚慰甚厚,老妇谨谢之”郑忽心头有些疑惑,“怎么了这是,莫非有人在自己离开后怠慢管老夫人”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在长葛宫室他是当之无愧的no 1,除非有人不要命才会违逆他的意思。忍住心头的疑惑,郑忽听管老夫人继续往下说。“老妇儿仲本边远一贩丝走马之徒,贪利穷困,愚钝怯斗,人皆耻之,以为难堪一用,今得蒙世子厚爱,竟擢拔为吏,老妇再谢之”郑忽听到这,算是全明白了,这管老夫人是为自家儿子向自己表示感谢呢,这也很好理解,原本一破落小贵族,孤儿寡母的,以为家族中兴无望,现在竟能得大国世子看重,儿子年纪轻轻的就能被提拔为吏,一副被重点培养的架势,只能说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也得亏现在没有狗屎运一词,不然还不知道这管老夫人该怎么贬低管仲呢虽说管仲现在确实是挺不堪的,但这是个潜力股好吧,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若管仲没有经历过年轻时的困顿,又怎么可能能做出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像其在齐国设“轻重九府”的经济改革,皆是源于他年轻时候走南闯北时,对国家经济的思考。听到管老夫人的话,郑忽倒是想起来了,这样贸然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会不会让他泯然众人,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一定的阅历,再想让其成为历史上的大牛,估计是有些困难。“该给他设点障碍,不能让他的人生这么顺风顺水”管老夫人不知道,在她感谢郑忽的时候,郑忽已经开始在思考如何坑她的宝贝儿子了郑忽和管鲍见礼之后,管老夫人亲自引着郑忽进入进入室内,郑忽也未推脱,多少得给别人一些报答的机会,不然,人心不安。入屋舍,落座,免不了客气一番,郑忽关心了一下管老夫人这段时间的饮食起居如何,有没有下人对她不敬之类的事情,得到满意的回答后,郑忽这才放心下来。接着,郑忽又询问了管鲍在长葛是否还习惯,有没有需要他帮助的地方,有只管提,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外人。总之,如何能最大限度的收买人心,郑忽就如何做,反正他又能拉下架子,没有一丝把自己当成是世子的觉悟。看的管老夫人是愈发的感激。寒暄客气之后,这才进入了正题,郑忽有点好奇管鲍二人这段时间的经历,两人明显黑了不少,而且也瘦了不少,不过却也更加精神了。“夷吾和叔牙可否与我说说这段时间的经历”“主上既想听,我等自无不不可”管鲍二人同时应道。管老夫人笑吟吟的看着三人叙话,不置一言,自家儿子能得到大国世子看中,悉心培养,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主上去邓前,让我和叔牙去各地收购宿麦,然宿麦本非寻常之粮,粮秣又为国之根本,商人或有小股出售,根本不足以供长葛播种之需。”郑忽点点头,这也是他为什么会一下子就给管鲍三百金的缘故。现在的民众很少有能积一年之粮的,更别谈买卖了,出售粮食的大多都是公家支持的商人,出售的多寡还得看公家的意思。像后来管仲和鲁国打经济战的时候,等鲁国人开始大范围的不种粮之后,管仲请求齐桓公下令不许国中的商人将粮食卖到鲁国。于是鲁国就悲剧了。由此可见此时各国对于粮食这项战略物资的把控是非常严的。“于是,我与叔牙商议,多走几处,聚少成多,我二人原本打算去宋都商丘,然后沿途购置,后忆起郑、宋久结连兵,去宋,或无功,我二人又再度商议,最终决定去洛邑”“洛邑天下之中,四方行旅过客云集,我本以为此行应无阻碍,却未料在洛邑盘桓五日,只得他国行商所售些许之麦,周人或闻我二人从郑而来,便不再应我。”管仲说到这,有点垂头丧气。其实这也很正常,周、郑之间,关系本就糟糕,搞点商业歧视也在情理之中。“后有一郑商闻我二人自郑前来,见我二人皆有愁色,便问其故。”“我与其人处三日,知其确为新郑客商,这才俱言其实”郑忽心说“不愧是年纪轻轻就外出谋生的人,这警惕性还真强”虽然管仲说的轻松,但郑忽知道他和鲍叔牙肯定想方设法的探查过这位郑客商的底细。“此人闻言之后,告我此事易尔,令我颇为惊异”“其后此人为我定策并引见洛邑诸师,嘱我以百金为献,不然,事难为也”“我与叔牙依其策,献百金,这才得宿麦之种”郑忽算是搞明白了,这是靠贿赂才得的小麦种子。诸师是此时政府派去管理市场,掌控物价的官吏,郑、卫、宋各国也都有诸师这个官职,工商食官嘛,商人是在政府的掌控之下的。“那为何不去新郑”郑忽有些疑惑。管仲有些不好意思,以为郑忽是心疼那百金,鲍叔牙见管仲有些窘迫,接过管仲的话头道:“仲以为长葛所需之麦,并非小数,粮秣国之根本,损之,非有益也”郑忽感觉这管仲还真是不一般,年岁不大,看的倒是挺远,怪不得生意做不好,心思都放这上面了,能做好才是奇哉怪也听完鲍叔牙的解释,郑忽示意管仲继续说下去。“我和叔牙皆知主上已除长葛之税赋,忧心公田荒芜,故又借机买了些附庸以助公田耕种,却未料主上虽免国人之赋,但国人却感主上之德,皆不念劳苦,助公田耕种,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郑忽心说“看来这三百金应该全被管仲给一丝不剩的嚯嚯光了”谈不上心疼,却感觉长葛除他之外又出了败家子。按照这个花钱的速度,不想办法多搞点钱是不行了。还有一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厉兵秣马从管老夫人处离开,郑忽有些心不在焉,这不想办法赚钱是不行了,按照这个花钱速度,不消几月,他可能连长葛官吏的工资都发不起了。“奴隶贸易倒是个路子,但是奈何手中没有足够的奴隶啊,钱也不多,总不能学欧陆组织捕奴队去抓奴隶吧,而且此时的奴隶也不是那么好抓的”“况且,我还嫌郑国的人口不够多,想要多增加点人口呢,哪有将奴隶贩卖出去的道理”“走高端路线,培养个色艺双绝的舞女或者是乐工倒是可行,不过却是耗时长,又耗费大,暂时是行不通了。”“头疼啊”“暂时还是别想了,还是先将剿匪的事完成再说吧”果断的将心中的想法驱除,郑忽命随从准备车马,他需要到城外去看看青壮的训练情况。陈戎在郑忽朝周的时候便已经先行回到长葛,不过,郑忽给他放了长假,估计过几日才会来宫室之中护卫郑忽左右。刚回来没过多久就要出宫室,两名随从对于郑忽的这个决定有些吃惊,但是吃惊归吃惊,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为郑忽的出行做好了准备。一刻钟之后,郑忽便来到了位于长葛之东的青壮训练场地,看着原本有些空荡的场地,现在却也有些模样了。虽至寒冬,青壮们依旧在热火朝天的进行训练,明显能感觉出,这些青壮比刚征集来时有了不小的变化,每个人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不单精气神十足,秩序也是井然。每个青壮手中都握着一根比人还高的木棍,跟随着前方仇所喊出节拍或向前刺出或将木棍收回,每个人在挥出或者是收回木棍的同时,重复着仇喊过的节拍,季在青壮队伍的右侧严肃的监视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郑忽看的是无比满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训练成这般模样已是极为难得。唯一让郑忽感到不对劲的是,人比刚征召时少了大半还多。“一,二,三,停”又一轮的演练结束,仇宣布原地休息片刻,稍后继续,青壮们这才稍微松缓下来,却没有人敢离开原来的位置,只是三三两两的小声说着话。郑忽看到这,觉得虽不知道这些青壮的战斗力如何,但是至少是有上战场的资格了。不多时,仇和季小步快跑到郑忽身边,向郑忽行礼。郑忽回礼之后笑着道:“你二人辛苦了”“不敢”“我观人数略有减少,可是有什么事”季和仇闻言都有些尴尬,何止是略有减少,减少一大半还要多好吧,准确的说,减少了整整一千四百六十还要单八人,也就是说此时在场的青壮加上季和仇也不过有五百三十四人。季和仇对视一眼,季示意仇向郑忽解释。仇也未推脱,道:“此皆乃原大夫之意,原大夫以为兵不贵多而贵精,故裁汰其弱者,唯留强者”等等,郑忽感觉出了不对劲,兵不贵多而贵精,是出自孙子兵法吧,他可没有给原繁孙子兵法看,好像郑庄公也未让原繁看孙子兵法,他哪来的这个理论,就是总结也不能这么相似吧,很明显这是抄袭“兵不贵多而贵精”郑忽看着仇反问了一句,并未注意到季一直在偷偷的仇打眼色。仇刚想向郑忽禀报,季见瞒不过去了,急忙跪在地上向郑忽请罪,口称“卑下死罪,竟将主上所传书册泄出”郑忽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怪不得他在新郑大朝会时,原繁会对他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原来原因在这不过,这也不算啥大事,书就是用来看的,郑忽从未想过要将孙子兵法私藏,只要不流到其他国家,在他自己的这个小圈子里流传,他并不会太在意反倒是季将小聪明耍到他这里,妄图隐瞒事实让郑忽有点生气,这样的事可不能纵容,必须扼杀在萌芽里,不然这以后还了得,欺上瞒下,说不准哪天他还敢领兵造自己的反,虽然这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郑忽却是不能如此迁就,上位者就该有上位者的威严,同样地,上位者的威严也不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