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m.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稍平静下来,郑忽这才带着文姜离开府邸,前往郑庄公下榻的馆舍。入馆舍,一路畅行无阻的来当正堂,此时郑庄公早已经在这个等候了。“见过父君”“见过舅父”文姜紧随郑忽之后向郑庄公行礼。郑庄公见到文姜怀孕,其实是很高兴的。毕竟,对一个国家来说,传承问题从来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不过,高兴归高兴,但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也没有多说。鉴于文姜大着个肚子,礼节之类的也一切从简。见到的见礼拜见之后,文姜便被安排下去稍作休息。郑庄公和郑忽还有事情要谈。父子二人这么长时间没见面,总需要留出一点私人空间,当面聊一聊。文姜离去之后,郑忽直接对郑庄公行叩首大礼,口称“儿实不孝,不能侍奉父君于膝下”郑庄公从上首的位置走下来,将郑忽扶起,道了声“吾儿辛苦”郑忽当初是怎么离开的,郑庄公可是心知肚明。郑忽若不是为了帮他和郑国群臣解围,怎么可能会主动请求离开郑国往大了说,郑忽当初的所作所为是功在社稷这一点,即便是郑国群臣也无可辩驳将郑忽扶起之后,父子俩俱落座,开始交谈起来。郑庄公先问郑忽可曾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取名,郑忽表示没有,请郑庄公赐名。此情此景,郑庄公好像突然想到了当初给郑忽起名的时候一样。对郑忽道:“吾儿名忽,忽者,忘也,吾所以名吾儿为忽者,欲使吾儿莫恃先辈功业,忘之,乃自立功业,不忝于前人,今吾儿果如吾愿,吾死无憾矣”郑庄公的话让郑忽微微动容,原来他的名字还有这番含义在里面,可见当初他老爹对他这个嫡长子是多么重视“父君惠赐之恩,儿必时时谨记于心”郑忽再拜顿首道。郑庄公没有理会郑忽的这些虚礼,接着道:“生丈夫,则名曰进,生女子,则名曰宜”“进者,登也,宜者,宜室宜家”郑忽一听,心道他老爹还真是含蓄,至少比他含蓄。郑忽其实在心里已经为孩子起好名了,如果生个男孩,就叫晋。没想到他老爹竟然和他想法差不多,只不过比他含蓄,也就是了。进的谐音正好是晋,所谓晋者,进也换言之,这父子俩起的名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郑庄公起的名字不像郑忽起的那么锋芒毕露就是了。郑忽直接给孩子起名晋,有心人一听,就会联想到郑忽或许有取晋国而代之的野心。而郑庄公取得这个名字就相对好了不少,因为正如郑庄公所说的进者,登也即由下而上,更进一步,这样完全可以解释成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建立远超父祖的功业郑忽估计,他老爹之所以会取如此含蓄的名字,大概是考虑到他现在的处境实在不宜太过锋芒毕露,虽然现在翼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说算,但翼城还有原来的世卿在,这多少都是个隐患“唯”郑忽自然没什么意见。第三百零一章 战前的准备接下来,郑庄公和郑忽的所聊的内容,可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比如说,郑庄公询问郑忽的一些具体的计划,窃晋之后,曲沃该怎么处理,翼城又该怎么处理,怎么能够收晋人之心之类的话题。这些东西,郑忽心中早有筹划,自然是对答如流听完郑忽的应答,郑庄公稍稍安心。窃人国家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一个不慎,就可能被列国武装干涉。还好郑忽好像心中早有准备,既然如此,郑庄公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要郑忽不出现大的差错,背靠着郑国这棵大树,问题也应该不大。在翼城待了三天,郑庄公最终带着郑国群臣打道回国。而郑忽却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随同郑庄公回国。有人挺失望的,也有人挺欣慰的郑庄公访晋,一方面是为了看看郑忽在晋国究竟做的怎么样,另一方面,就是要亲自告诉郑忽,想回国随时可以回去。郑忽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待遇,那完全就是因为他在曲阜中为保全郑国上下所做的一切。这是他应得的郑庄公既然已经离去,郑忽自然也不会沉侵在离别的伤感之中。事实上,郑忽已经在为攻打鄂邑和曲沃做准备了。随和千亩两邑隔着贾、杨、霍三国,距离较远,暂时对郑忽造不成什么伤害。既然这样,与其先攻打这两邑,不如先攻曲沃。而鄂邑距离郇、冀两地较近,万一郑忽出兵,鄂邑是能够在郑忽的后方造成一些困扰的。所以,郑忽的既定策略是先灭鄂邑,然后移师攻打曲沃。他现在已经没有了什么太过值得担心的地方。原本小子侯在世的时候,他不愿尽全力攻灭曲沃,那是因为他没有晋国的大义名分,翼城的权力也不在他的手中,所以,他才会有所保留。而现在一切就都不一样了他不但得到了晋国的大义名分,而且已经将整个翼城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此时再不出全力,将曲沃给攻灭掉,任由曲沃恢复生气,那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说实在的,郑忽此时的实力已经是相当强了。毕竟,翼城和陉庭两家的军队都掌握在他手里。而且在操办小子侯丧事的这五个多月中,为了激励翼人训练和到战场杀人。郑忽把陉庭的那套赏功令给拿了出来,和赏功令一起拿出来的,还有赏功的土地一律私有这项措施。得益于从之前回到翼城的水军的协助,郑忽的这套措施很快便广为接受,也几乎没有人质疑这套措施的真实性。郑忽如此做,在翼人中间赢得了巨大声望,但是却也加深了原来残存翼城世卿中的某些人对他的不满。泥腿子竟然通过战争能获得爵位,这对这些世卿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这意味着他们这些人世代所拥有的阶级地位遭到了削弱。有鉴于此,这些人能高兴才奇怪了呢不过,在郑忽刀兵的威胁下,这些人敢怒不敢言也就是了。况且,郑忽现在还没有掘这些世卿的根。若是郑忽规定,封君传到三代后,无功者不得袭爵,估计此时这些人已经在私底下准备怎么反对郑忽了。说到底,郑忽的这些措施虽然让他们很愤怒,但还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底线。郑忽现在也完全没必要这么做。外患未除,不是改革的好时机。他现在只要将军功爵制的一部分实行下去就已经可以了。不然的话,万一出了什么事,他还得收拾烂摊子。况且,而今翼城的世卿也没几家了,现在没必要非得把这些人往死路上逼,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人做事总要分个轻重缓急不是就像现在,郑忽既定的征伐方略是先鄂邑,而后再曲沃。鄂邑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过一邑之地,稍出兵就可拿下。郑忽已经命令镇守在陉庭的高渠弥,寻机拿下鄂邑。一旦鄂邑被拿下,他便准备随时对曲沃用兵。这个事真的是不能再拖了。今年若按鲁国计年算,是桓公五年,郑忽记得,他老爹是在鲁桓公十一年去世的。也就说,距离现在还有五六年的时间。五六年的时间看起来挺长的,其实也不过一眨眼而已。他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晋国,他必须得提前个两三年回去。人总是善忘的,离开太久,郑忽也怕万一有些人把他忘了怎么办。他能回去却还停留在晋国,对他来说,变数有点大。况且,他的目标难道只是灭了曲沃,完全占有晋国这也太小看他了吧晋国周边的几个国家,加上赤狄,还等着他去征服呢曲沃只是他征服路上的一个节点而已当郑忽图谋对曲沃用兵的时候,曲沃也没闲着。曲沃武公原本采纳韩万的建议,是想看公子缗和郑忽内斗。没想到内斗没看成,反而看到了郑忽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直接把翼城的权力给窃夺了。这让曲沃武公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他真没想到郑忽一旦没有小子侯的束缚,竟然敢如此肆无忌惮。早知道这般,不如留着小子侯,设法挑拨郑忽和小子侯之间的关系了。不过,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还是想办法解决当前的面临的问题吧还好,翼城群臣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臣伏郑忽,这让他有了操作的空间。在郑忽为小子侯操办丧事的这段时间内,他派狐突悄悄的造访鄂、千亩、随三地,想要和他们共同围攻郑忽。千亩、随两邑对郑忽没什么好感不假,但也羞于曲沃为伍。狐突造访时,直接被礼送出境千亩和随二邑是晋国的飞地,看样子是准备走当初陉庭的老路了,谁也不搭理,既不臣伏于曲沃,也不再臣伏于翼城。而鄂邑却没有拒绝曲沃的提议,经过狐突的反复劝说,鄂邑大夫和曲沃达成了某些协议,虽然这些协议是暂时的。因为鄂邑大夫依旧认为自己是翼城之臣,而非曲沃之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驱逐郑忽这个权臣,他只不过是利用曲沃罢了第三百零二章 敲打一个月后,曲沃武公接到一个让他极为气愤消息。陉庭出兵把鄂邑给灭掉了这让曲沃武公火冒三丈。如果按照他的计划,事情根本不是这样的。原本他已经和鄂邑大夫约定好,由曲沃出兵,正面和翼城及陉庭对峙,而鄂邑则后方点火。却没想到还没等计划开始实施,鄂邑就已经被灭了这也给了曲沃武公一个提醒,那就是郑忽开始清除像鄂邑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岂不是意味着,郑忽已经在为攻打曲沃做准备了还好,他早有准备,他怎么可能会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鄂邑上。事实上,从小子侯死后,他就开始谋划要怎么灭掉郑忽。因为,高渠弥在打败曲沃之后,郑忽的穷追不舍让曲沃武公深刻的明白了,他和郑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郑忽在翼城夺权,就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他和郑忽绝对没有共存的可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奋力一搏还有生存下去的希望,坐以待毙,那就真是等死明白了这点之后,曲沃武公自然要行动起来。以曲沃当时的实力想要和郑忽与翼城掰腕子,那肯定是力有不及,所以,曲沃武公开始寻求外援。梁国,作为曲沃的铁杆盟友,自然是曲沃武公第一个想到的国家。于是,他秘密遣使至梁,轻而易举的就取得了梁国的支持。接着,曲沃的使者又接连访问了芮、魏、虞、虢四国。芮国根本不想搭理曲沃,因为当时的芮国,芮君和他母亲闹矛盾,芮君早就出奔到魏国去了,而且芮国还刚和秦国干了一仗,虽然胜了秦国,但是自身也不好受。所以曲沃使,在芮国没待多长时间就离开了。人家国君都不在国内,怎么可能出兵帮助曲沃。到魏国的时候,魏君倒没有出奔,但是也不愿意帮助曲沃。因为天子勒令魏君将芮君送回国,但芮君是死活不愿意回去啊芮君之所以会和他母亲闹矛盾,那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玩女人玩嗨了,惹的他母亲非常不高兴,就把他赶了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芮君怎么可能会愿意回去受他母亲的恶气。芮君不愿意回国不要紧,却是难为了魏君。打不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但天子又有命令,魏君急得是焦头烂额哪有什么心情搭理曲沃使无奈之下,曲沃使值得离开魏国,来到虞国,虞国国君非常好说话,只要给财宝,没有什么是不能商量的曲沃又不差钱,争取到虞国的支持,那完全是小菜一碟最后,曲沃使又到了虢国。虢国的国君就是天子卿士的虢公林父。虢公怎么可能会愿意趟这趟浑水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所有,曲沃最终拉了两个盟友,一个是梁国,一个虞国。两国答应曲沃,各出车百乘帮助曲沃对抗郑忽。所以,曲沃武公其实也不是孤立无援的。郑忽有翼城,曲沃有梁、虞二国。翼城,郑忽正在召集诸卿,讨论攻伐曲沃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郑忽主要是担心,一旦他领兵攻打曲沃,留在翼城的某些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但问题是,攻打曲沃一事,在翼城中还真没有人能够代替他前去。所以,他还真是不去不行。既然如此,他离开之后,翼城的工作,自然要交代一下,更重要的是,敲打敲打某些人,不要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动什么小心思。不然,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郑忽可不是什么信男善女,信男善女能把翼城的世卿屠戮大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