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韩万没反对,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反对。避而不战本来就不是一个最佳的选项。“臣以为君上宜率我曲沃精锐之师与郑忽战,梁、虞二国之师,守城足以”狐突建议道。当曲沃武公接到陉庭把鄂邑灭掉的消息之后,就已经派人前去请二国立刻出师相助,算算时间,最近这两日内应该就能到达曲沃。有了这两百乘兵马守城,即便是郑忽偷袭曲沃,也应该足够应对。这个想法,不但是狐突一个人的想法,包括曲沃武公在内的翼城诸卿都是这么想的。此时的攻城战,尤其是像曲沃这样的坚城可不是好攻破的。况且还有二百乘,再加上留守一部分曲沃士卒,四千余人守城,这样兵力配置,就是守其他的城池也绰绰有余了郑忽总不能让他精锐都来攻城吧,不说能不能攻的下,一旦这么做,陉庭之战,郑忽是必输无疑,如此一来,陉庭可就危险了所以说,郑忽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估计郑忽即便是派人前来偷袭曲沃,派翼人来的可能性比较大。主要意图,是趁着曲沃空虚,打曲沃一个措手不及,或者是想让已经出军的曲沃士卒心怀忧虑。但郑忽应该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曲沃有梁国和虞国这两个帮手吧曲沃武公当初遣使的时候,可是小心再小心,生怕被人知道。而今看来,当初他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曲沃武公觉得,如果郑忽不派兵偷袭曲沃也就罢了,若是真派兵前来,一定让他撞个头破血流问题是,谁能想到郑忽有攻城利器呢郑忽的攻城利器,也就只露过一次面而已,就是研究郑忽的韩万,也不知道。因为韩万只是注意研究郑忽的战争策略问题,而且晋国距离郑国又远,消息有遗漏是很正常的。“臣附议”韩万也同意狐突的意见。“臣附议”“臣附议”压根就没有什么反对之声,因为狐突的建议看起来确实没什么问题。“善”曲沃武公高兴的道。第三百零五章 相见欢郑忽与曲沃武公约定的开战时间是在十天之后,而事实上,第九天的时候,曲沃武公便已经率军赶到陉庭,并且在距离陉庭三里之外的城郊安营扎寨。看那意思,是不准备再给郑忽一个以逸待劳的机会了曲沃精锐尽出,而用梁人、虞人守城的消息,郑忽已经知道了。这么两支人马大张旗鼓的进驻曲沃,郑忽怎么可能还不知道。不过,郑忽却并不在意,有攻城利器在,破曲沃城根本没什么悬念。而且,高渠弥攻打曲沃之战,会比他们这边的决战早那么一点,以确保曲沃城被攻破之后,消息正好能在郑忽与曲沃武公决战之时传到曲沃武公耳中。届时,他也会在对阵之时大肆宣扬。所以,只要高渠弥那边一切进展顺利,曲沃武公此战必败无疑。不过,此时郑忽却看着一封简书冷笑不止。简书是曲沃武公遣使送过来的,算是曲沃武公的亲笔信。郑忽之所以对着这封简书冷笑,倒不是因为这封简书有什么挑衅或者辱骂的词汇。恰恰相反,曲沃武公在这封简书上大肆吹捧了他一番,对他的才能赞不绝口。最后提出“今二军相攻,寡人虽不忍,然其势如此,无如之何,愿与公子面相见,乐饮而后战之,以慰平生”郑忽看到曲沃武公竟然是在约他见面,能不冷笑嘛这就像是他约曲沃武公在陉庭战一场是一样的,不去,就代表你胆怯了,去了,你还真不知道对方憋着什么坏招呢,只能猜测。郑忽直接将简书扔给众人传阅。之后问道:“二三子以为如何”众人相互对视一眼,而后邓荒开口道:“主上如往而相见,而曲沃之意未可知也,若毋往,是示我弱且怯也,均之二策,莫如许之”郑忽闻而点点头。邓荒所说的,正是他心中所想的。而且,此次战争或许是与曲沃之间决定成败的一战,这场战争之后,或许曲沃就被灭了。郑忽也想在此时见一见这位历史上枭雄一般的人物。错过了这次机会,或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但是鉴于,曲沃武公这货的节操比郑忽的节操也高不到哪里去,历史上诱杀小子侯的事情都能做出来。毫无防备的去相见,那是不可能的“臣愿领兵护卫主上左右”邓荒见郑忽点头又接着道。“不妥,若卿随吾前往,则陉庭无人主持矣”郑忽直接拒绝了邓荒的建议。“陈戎、季”“臣在”“汝二人与吾同行”郑忽命令道。“唯”陉庭城与曲沃的营帐之间有一条大路,这条路在与陉庭和曲沃营帐距离差不多地方的路旁,有一颗老榆树。榆树对此时的人来说,可是个宝贝,榆树的根、皮、叶、花,都是可以吃的,尤其是在荒年的时候,一颗榆树可能会救活很多人。在青黄不接的当下,即便郑忽再怎么让利于民,陉庭的国人有不少还是饥一顿半饱一顿的过日子的,所以,在平时,几乎每天都有人到这颗老榆树下打点叶子,以做充饥之用。而现在,在这颗老榆树的周围百米,一个陉庭小民的人影也瞧不见。老榆树下,摆着一案几,案几上摆着一坛酒,两副酒樽,案几下铺着两张坐席。一张坐席上已经有人坐了,这个人自然是曲沃武公无疑,曲沃武公的身后,狐突和另一位曲沃之臣垂手而立,护卫在曲沃武公身后。当然了,曲沃武公肯定不是只带着这两个人前来,事实上,在狐突身后百步左右的地方,一支千余人的曲沃军队在那里静静的观察着情况,等候着命令。就像郑忽对曲沃武公不怎么放心一样,曲沃武公对郑忽的节操也表示怀疑。但曲沃武公又像郑忽一样,确实想见对方一面,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惜英雄吧曲沃武公没有枯等太长时间。没过多久,在曲沃武公的对面响起了一阵的车马隆隆之声。没错,这确实是郑忽率人赶到了。将大队人马,亦留在百步之外,郑忽带着陈戎和季来到曲沃武公面前。曲沃武公见状,率先起身朝郑忽行礼道:“公子能应称之邀而来,欣喜之至”曲沃武公在郑忽面前一点也不托大,极为谦虚的自称其名而不是寡人。“曲沃君相邀,忽敢不从命”郑忽回礼。“公子请”曲沃武公示意郑忽坐。“曲沃君请”郑忽也跟着客气道。之后两人相对而坐,曲沃武公刚欲为郑忽倒酒,郑忽阻止了曲沃武公的动作。对曲沃武公道:“君酒虽美,然忽却有甘霖,不知曲沃君可欲一试”郑忽起身从陈戎手中将他准备的酒接了过来。这酒是当初郑忽在长葛时酿造的试验品,由于粮食的原因,郑忽的酿酒大业,其实一直都没有开展工作。郑忽拿的这坛酒,还是当时邓荒从长葛入晋时带过来的。邓荒这个人别看现在靠谱了不少,但是鸡贼的本性一直未改。“公子既有甘霖,称岂有推辞之理”曲沃武公微微一笑道。于是,现在轮到郑忽亲自为曲沃武公斟酒。“今日能与曲沃君相见,真一乐事也,足慰平生,此一樽敬我二人相见”郑忽端起酒樽,冲着曲沃武公笑道。“然也,今日得与公子相见,称之幸事也”曲沃武公同样举起酒樽。而后,二人相视一笑,一饮而尽。若是没有各自后方百步外的军队,这二人的一番表现,像极了多年未见的老友,毫无疏离之感。难道就不怕对方提供的酒或者酒樽里有毒人,就是这样奇怪,未见面之前对别人千防万防,见面之后,即便是面对生死大敌,也能做出不设丝毫防备的事情来,有人说这是英雄惜英雄,对对方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或者是无言的了解。其实,只不过是在暗中较劲罢了,谁也不愿在对方面前表现出一副怯弱的模样,面子上的功夫而已第三百零六章 相见欢续“好酒”曲沃武公将酒樽中的酒饮尽之后,称赞道。郑忽放下酒樽之后,微微一笑。确实是好酒,纯高粱酿造的粮食酒,这种醇酒在后世,郑忽都喝不到。清冽甘醇又带有一股清香的气息,说是甘霖确实是一点也不为过。只能说现在的酿酒工艺还有待进步,此时的酒大多是一股酸味的,甚至有的酒喝起来就像是喝醋。接着,郑忽再次为曲沃武公和他自己斟满酒樽。对曲沃武公道:“能得曲沃君之赞,忽荣幸之至”“公子过谦了,称几以为此乃天帝所饮之美酒也”这倒不是曲沃武公故意吹捧郑忽,而是郑忽拿出的这坛酒确实值得他这么称赞。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郑忽笑了笑,没说话。虽然他们二人在战前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二人是来讨论明日战争的问题的。在这一点上,二人都很有默契度。战场上的事情,手底下见真章,多说无益郑忽会因为曲沃武公的几句话,就罢兵言和吗肯定不会同样的,曲沃武公会因为郑忽的几句话,就退兵和郑忽和平相处吗肯定也不会事实上,当郑忽窃夺翼城的大权之后,曲沃武公就已经隐隐猜到郑忽打的是什么注意了。不止是曲沃武公,难道翼城的诸卿心里没有猜测吗肯定是有的。只不过翼城的诸卿宁愿活在他们虚构的幻想中,不愿去想,不愿去面对罢了。换言之,翼城诸卿是在逃避这个问题。但曲沃武公会逃避这个问题吗当然不会。像他这样的人,只会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所以,而今郑忽和曲沃之间的对立,不单单是双方的问题,更关乎到晋国的存亡。郑忽胜利,则晋国早晚都会落到郑忽手里。曲沃胜利,则曲沃武公还有机会挽回晋国。曲沃是成师的后代不假,但曲沃更是唐叔虞的后代。保全晋国,曲沃义不容辞郑忽和曲沃的仇怨在郑忽窃夺翼城大权的那一刻起,已经成为了不可化解的死仇。就这么简单。其实,他们二人在战前相见的目的,只是想要见见对方,说一说话罢了毕竟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朋友、对手,而今终于要在战场上分个高下,不见上一面,岂不是憾事一件至于目的单不单纯,那就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了。“公子自入晋,从无至有,由弱至强,以至于而今制翼之政,可谓壮哉,称甚为钦佩,此一樽酒,称敬公子,敬公子才气无二”曲沃武公举起酒樽对郑忽道。说实话,对于郑忽的才能,曲沃武公确实是钦佩不已。正如他说的那样,郑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足以令人钦佩,更重要的是郑忽兴起之快,真的是自古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一人一国的兴起,哪一个不是经过了数代的积累才能达成。曲沃而今的强大,也是经过了成师、庄伯两代人的积累。这跟郑忽比起来,真的是差的太远,说句夸张的话,根本就没什么可比性。曲沃武公有时候想想,甚至会把这些事归结为天佑郑国。不然的话,郑国何以能历经三代便制霸中原,第四代到郑忽这里,入晋,没费多大功夫,仅仅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便几乎完成了曲沃两代人几十年才能完成的积累。这若不是上天的庇佑,还有其他的解释吗或许是没有了曲沃武公有时也在暗暗感叹,难道是天要灭亡晋国吗无论是不是天命,反正曲沃武公不会坐以待毙。曲沃,两代人拼命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这个局面,他岂能如此甘心将两代人积累的成果拱手送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二人再次将樽中酒饮尽,这次曲沃武公亲自为郑忽和自己斟满酒。而郑忽微笑着道:“忽素来仰慕君之雄才,忽未入晋时,闻晋国之事,莫不言晋之政将归于曲沃矣,君亲率军先破哀侯于浍水,后遣兵败先君于翼城,两代晋侯皆丧于君手,翼人闻君,莫不震怖,天子亦无如之何,晋虽都翼,其实政在曲沃,君可谓英雄矣,此一樽,忽敬君,敬君之英武”明人不说暗话,郑忽现在即便再怎么掩饰,曲沃武公也不会相信他对翼城有多么忠心与其遮遮掩掩的,还不如直接说出来。况且,讲道理来说,曲沃是晋国的逆臣,所做的事情都是叛逆之事,郑忽总不能在此时大骂曲沃武公吧哪有这么玩的人家刚才这么捧你,你反过来大骂人家,伸手不打笑脸人懂不懂况且,郑忽说的也是实话,除了在郑国那一段是他编的。曲沃的发家其实和郑国的发家其实是有某些相似之处的。郑国从桓公到郑忽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