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附身高顺》最新章节。
d所说的民族融合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草原上的明月似巨大银盘悬挂天穹。秋风里,月光似雪,分外清寒。高顺率领二十一名骑士,一人三马在似水的月光下飞驰。昨日凌晨,他奉臧旻之命,率领二什部曲至云中郡的定襄县送信。此信是送给驻扎在定襄城外的破鲜卑中郎将田晏。田晏字誉章,因战功曾任护羌校尉。他身高七尺五寸左右,典型凉州人的外貌。接见高顺时,田晏正在帐中饮酒,一副醉态满嘴酒气。“回去告诉臧中郎将八月十七,老夫会准时发兵,与臧中郎将、夏校尉等共破檀石槐小儿哈哈哈”田晏把草草书写好的书信交给高顺后,满不在乎的大笑。“此人是怎么晋升护羌校尉的哎”骑在马上的高顺,想起昨晚的见面场景,叹了口气。见高顺在叹息,与他并肩而行的张汎有些诧异,问道:“司马还在为那位吕奉先之事惋惜吗”张汎因是本郡人,麾下部曲熟悉雁门郡和云中郡的地形。高顺因此特意让他选拔一什部曲参与行动。张汎口中的吕布,是今日凌晨高顺在田晏军营中碰到的几个同乡之一,也是后来威震三国的那位温候吕奉先。昨日,高顺收到书信后在田晏的军营里稍作休息,便准备出发返回雁门郡强阴县大营。恰逢云中郡人张扬队率轮值,于是和他多说了几句。张扬字稚叔,并州云中人,是良家子弟,身高七尺五寸,弓马娴熟。他比高顺年长一岁,是吕布所在骑兵队的队率,正领着吕布等人在军营中巡逻,和高顺等人相遇。吕布身材高大,汉人一般都称呼为“长人”,在人群中很是显眼。一番交谈后,高顺也确定他是未来将要扬名的吕布,且有魏越和成廉相伴左右。高顺出于帮助同乡的好意,隐晦的提醒张扬,“稚叔兄我看田将军麾下部曲,骄横无制,顺则马踏天下,逆则一败涂地兄要多加保重啊”张扬闻言后还在沉思,未作回应。一旁的吕布却眸眼微眯,冷笑一声,“我看鲜卑奴如犬彘,曾斩杀不下百人。若是给我将一部骑卒,虽有鲜卑奴万人也可驱之”当时,闻听吕布狂傲之言后,张汎和高狐难离等人都面带不屑之色。吕布见此,差点杯而起,拔刀相怼,经张扬约束方才事平。一路上,高狐难离和一干部曲都愤愤不平,在高顺耳畔诽议吕布。高顺劝众人,“吕布确有虓虎之勇,虽可为前驱之将,不可为统军之帅,当不得万人敌”众人其实是在为高顺挣面子,闻听此言后,都向高顺请教如何成为万人敌。高顺告知众人,“为帅者应当熟读经书和兵法,骁勇者用谋方能成事”吕布不过是一段小插曲,高顺等人目前的任务是尽快赶回军营休息要紧。清冷的月色下,秋风萧瑟,寒气刺骨。途径盐泽湖畔时,高顺命众人放缓马速,准备稍作休息。二天一夜来回奔驰六百多里,众人都疲倦了。盐泽是草原上无数湖泊中一个,因湖水含盐分苦涩而闻名,在强阴县城的西北方,距离强阴县城约六十多里。这个时代的草原上湖泊无数,如珍珠一般洒落在碧绿的地毯上,湖泊周围的绿草要格外茂盛。盐泽湖畔也是一样,无名的荒草都有一人多高。众人闻听到高顺的命令后,将马速放缓。就在这时。“哒哒哒”一阵阵的马蹄声从盐泽的东方飘来。不用高顺提醒,一干部曲都立即坐直了身体,把背后的骑弩拿到了手上。弩箭已经上弦,而且还有两把备用的骑弩。“不论是牧民,还是鲜卑人,都杀之”高顺从马背上立起,低声吩咐了一句。现在已是深夜,良民怎么会在野外游荡“喏”一干骑卒领命,按照高顺的手势指挥,渐渐散开。高顺训练的骑兵战斗队形,和这个时代的战斗队形不一样。汉代骑兵进攻时一般用锥形战阵,锥尖朝敌人,锥尾在后,利于冲阵凿穿敌人的队形。而高顺的骑兵战队,以伍长为首共排成四列,四列骑兵同时并进冲锋。这种队列式冲锋的骑兵战术,在后世军队的骑兵中比较流行,属于近代最先进的战术。“哒哒哒”马蹄声近。大约有三十多位服饰各异的牧民,迎面飞驰而来。见此,高顺举起手中的剑形马刀,轻喝一声,“冲锋随我杀敌”“驾驾驾哒哒哒”已经休息片刻的众骑卒催促战马,从地势稍高的小山丘上朝敌人冲去。第三十二章 北驱千里月色如霜,不太明亮。在风驰电掣间,高顺还是看清了敌人的脸。这是一位年过三旬的中年汉子,满脸胡须,典型的东胡人脸型。单眼皮,一双狭长的眼眸中闪烁着凶猛野兽般的目光。眼珠微红似乎已经充血,野性十足寒光逼人。他很是兴奋,连续朝飞驰而来的高顺射出三箭。“砰”第一箭射中高顺的胸膛。“嗖嗖”第二箭和第三箭本来射向高顺的咽喉,因慌乱而失去了准头,从高顺的脸颊旁边飞过,啸声挟着寒风掠过高顺的耳畔。高顺眉头都没皱一下,盯着眼前的东胡人,拼死冲锋。骑兵冲锋对攻,一瞬间便决定生死高顺是第一骑,不能减速不能偏离方向,哪怕撞上了敌人的战马。比起身后的骑卒,他仅仅是多了两套铁甲和必胜的勇气。看高顺中箭却没有落马,胸口的箭杆还在颤动着,带着羽箭朝他冲来。那名东胡人慌乱了,连忙拨转马头偏向一边。“砰”一声轻响传来。高顺和这位东胡人擦身而过,右手中的剑形马刀从他的脖颈间划过。一道巨大的振动力量传来,高顺右手臂微屈减缓冲击力。那位东户人的颈脖已断,头颅因为撞击之力腾空而起。东胡人无头的尸体还端坐在马背上,随着战马一起朝西冲锋而去。猩红的鲜血似喷泉一般,从东胡人无头的躯干上喷出,如雪的月光下分外绚烂。高顺的左侧,另外一位东胡人慌乱了,居然用长弓的弓弦扫向高顺的脖子。如此高速,弓弦也如刀高顺的左手,已经把五尺来长的环首铁刀,握紧横放在马背上。他突然伏下身躯,双腿用力夹住马腹。战马吃痛了,嘶鸣一声,速度更快的朝前冲锋。“砰砰砰”巨大的撞击声传来。每一下,都有巨大的力量传到高顺的手臂。高顺的左手臂发麻,虎口传来剧痛。沿途之上,又有四人被高顺的环首铁刀斩断了身躯。“啊啊”上半身还未死绝的东胡人,摔落到草地里惨叫起来。惨叫声片刻后小去。“杀啊”跟随在高顺身后的高狐难离,公鸭般的嗓音怒吼着。他年龄尚幼,只能用骑弩杀敌。“杀绝鲜卑奴”另一排,张汎怒目圆睁怒吼着,英俊的脸已经变形。他冲在最前方,手中的剑形马刀左右挥砍。“杀绝鲜卑奴”众骑卒一边高呼,一边跟随前面的伍长冲锋。一个照面后,高顺的四列骑兵小队,凿穿了东胡人牧民打扮的三十几人骑兵队伍。高顺的队伍,二十二人还有十九人坐在马上。东胡人的队伍却只有九人留下。东胡人冲到了山丘上,高顺等人冲到了山丘下,地利之势立即易手。“鲜卑奴可有胆再战”高顺跳到另外一匹坐骑上,调转马头,面朝敌人朗声大喝他背部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所以没用弓箭杀敌。冲上山丘的东胡人,此时已经调转马头立在山丘上。他们这些人其实是鲜卑族部队里选拔出来的勇士,个个都孔武有力,箭法精准。“杀死他们否则我们逃不掉”幸存的鲜卑人中,有人喘着粗气在喊。这个年代,鲜卑人是北方草原的霸主,横行多年。他们也养成了傲慢和目空一切的脾气,对刚才的失利很不以为然。“杀死汉狗”剩下的九位鲜卑人都怒吼起来。他们突然散开,像一面黑色的扇子展开,从山丘上冲下。“用弓箭杀敌”见此,高顺下达了命令。他收起两手中的剑形马刀和环首铁刀,把背后的长弓取下。一干骑卒都已经换乘了一匹战马,调转马头再次排好队伍。随着高顺的一声令下,再次启动战马,冲锋了起来。“砰砰砰咴咴咴咴咴”弓弦声起,战马嘶鸣。高顺的队伍,再次和鲜卑人对撞到了一起。不过是三四百息的时间,胜负已分:九名鲜卑人都已经坠马,高顺的队伍还剩十六人。“呜呜张宠”“高图必利呜呜”战胜后的骑卒们热血已冷,开始悲切的呼唤死去的袍泽。此战有四人当场毙命,二人重伤将终身残废,敌人有三十七人阵亡。“一汉当六胡,训练有素的汉军骑兵战力还是可以”一念至此,高顺心中赞叹。“把鲜卑人枭首留亵衣深埋,头颅置于坟头做京观袍泽尸体和马匹财物等都带走”高顺看着还有些泪痕的一干骑卒,沉声命令道。张汎闻言,诧异的问高顺:“司马为何给鲜卑奴下葬”经此一战,他也开始相信那个在并州流传的谣言了。如今的并州,众人都在谣传,“界休有一虎,杀人血屠夫”“防止发生瘟疫这是我们大汉帝国的土地不能让瘟疫横行”高顺看了一下张汎,缓缓说道。半个时辰后,他率领着麾下骑卒在月色下踏入汉军大营。“鲜卑人派出游骑侦查”被叫醒的臧旻看着满身是血的高顺,惊讶的问话。高顺摸了摸有些崩裂的伤口,眉头微皱的说道:“臧公卑下建议:应该加大巡逻的范围,这样才能确保大营安全”臧旻闻言后,捋了绿三缕长髯,缓缓点了点头。幸运的是,接下了两日都很平静。八月十七日,一万胡汉骑兵在朝阳的晨辉下拔营起兵,朝北方的草原推进。受伤的袍泽被高顺留在了强阴城里,死去的袍泽安葬在强阴城外。“多年以后,还有多少人会记得他们我若不死,定会把他们的尸骸收拢一起,重新安葬,立碑留念”骑着战马,看着孤零零的四座新坟,高顺如是想。北进的行军很顺利,一路之上并没发现鲜卑人。就连在边境处放牧的杂胡牧民都不见了,情况很是诡异。熟悉游牧特性的屠特若尸逐就单于见此,告知臧旻:“从草地遗留的马粪和羊粪来看,鲜卑人北遁了”而这时,东路大军的统帅夏育也派人传来消息:“侦骑已去过鲜卑人的弹汗山王庭,鲜卑人的王庭已空,敌人北遁了。故此,他说:我夏劝言受皇恩,当以死图报已率部前行,北驱千里,杀绝鲜卑奴”“北驱千里,杀绝鲜卑奴”田晏也派人送来信件。见此,臧旻犹豫了。第三十三章 进退两难此时,夕阳西下。秋日的草原,碧天如洗和隆起的青青山丘相连分外和谐。被秋风烤黄叶尖的青草,在血色残阳下,如同血色的火焰在秋风中跳跃。落下营寨后,臧旻邀请高顺策马踱步在如火的青草上。“知道本将为何用了三年才平定许昭之乱”臧旻看着夕阳问高顺。他面带惆怅之色,又像是自问。高顺还是和以往一样,反应慢了半拍,正在组织语言回话。他才来东汉帝国不久,遇到的名士高官不多,现在算来也不过四五人而已。“左原和臧旻应是这个时代士人的杰出代表吧,有抱负也不缺手段”他心中暗想。“第一年我围而不攻,只是命人开垦官府荒地,分发给无地农人;第二年已得收获的农人无需本将激励,自发开垦官府荒地,逆贼许昭部逃逸者众;第三年仍然未攻,逆贼自乱内讧,本将一鼓而下”臧旻缓缓的说着话。旋即,他指着如诗如画的夕阳和晚霞,叹了口气:“大汉帝国像这夕阳美景一般,虽似鲜花烈火,却已盛极而衰了帝国病焉,奈何帝国乏兮,奈何阉寺乱国外戚又乱国党人秉国后又能怎样奈何”见臧旻如此感慨,高顺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了。至此,他才真正了解一些臧旻的为人。他是大汉帝国士人中的一位糊墙匠还可能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臧旻其实不用高顺回答自己的提问,只是在犹豫不决时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而已。他阅人无数,唯独高顺的气质与众不同,和大汉帝国的士人格格不入:可以无视权贵拒绝饮酒,又可以屈尊和农人部曲打成一片。思量间,臧旻像是拿定了注意。他看了看还在思索的高顺,猛抽一下坐骑,朝夕阳奔去如飞蛾扑火一般。边疾驰边喊道:“明日发兵,北驱千里”如此同时,距离高顺部大营东方约两百多里,已经安下营寨的夏育,也拍案叫道:“明日发兵,北驱千里”夏育字劝言,和臧旻一样也是士人出身,属于文官将兵的典范。在任期间,曾多次和鲜卑人交战,胜多败少。他为官清廉,很得归附乌桓人的爱戴。夏育知道,此战只能胜不能败。胜则保帝国十几年和平,国家可以喘息片刻。败则一泻千里,帝国再无力北征,鲜卑人大势已成接下来几日,田晏部、臧旻部和夏育部等三万骑兵,如同三支黑色的长剑,直插大草原的漠北方向。可是,一路之上,他们都没碰到一支鲜卑人的军队。就连游牧的小部落和侦查游骑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附身高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