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m.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之后立马就后悔了。他对祭仲说,我如果交这么多保护费的话,国库可就搬空了。由此可见,此时郑国国库累积下来的钱财大致不过在万金左右,郑忽所说的三十万相当于郑国三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所以,当郑忽的老爹听到郑忽要用郑国三十年的财政收入去收买诸侯,脸色才会如此古怪。见过败家的,没见过这么败家的此时的郑庄公真想发出一句类似于鲁哀公的感叹:“吾儿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既不知喜,也不知哀”郑忽自然不知道自家老爹在想什么,他本来想开口问,但是,看到公子吕一直给他打眼色,郑忽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默然的坐在那里。“吾儿可知,吾国岁入几何”良久,郑忽的老爹发出这么一句疑问,郑忽意识到要出问题了。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回答道:“不知”“既不知矣何以言不过三十万金”郑忽听到如此语气和措辞严厉的话,要是再听不出他老爹的不满就是傻子了。其实,像郑忽老爹这种人,最反感的就是没摸清实际情况,便夸夸其谈之辈。而郑忽正好触到了他的逆鳞。郑忽知道,若是此时不做出点补救措施的话,那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就要崩塌了。甚至还会给人留下一个“世子徒逞口舌之利,非可以托社稷之重”的印象。“儿虽不知国家岁入几何但儿亦曾闻乡人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郑,天下之中也,四方财货之所聚,若父君许儿便利,以治儿所居之汤沐邑,儿必岁入万金为献”听到郑忽如此不识趣的话,郑忽的老爹心中怒气更盛,刚欲开口训斥。恰巧公子吕在此时出来打圆场“世子之才气可钦矣然万金,郑之岁入也世子国之储君也,怎可立此煌煌之言”话到最后,颇有一副严厉训斥的模样。郑忽的老爹见状,狠狠的瞪了公子吕一眼。郑忽也听出了他这位叔祖的爱护之意。连忙向其投了一个感激的眼神。毕竟把郑国一年的财政收入都告诉郑忽了。郑忽要是再听不出来,干脆找块豆腐撞死得了。后面的措辞虽然严厉,但正因为如此,他老爹也不好再借此问题对他发难。若是郑忽此时再给他老爹找个台阶下,这件事估计也就这么过去了。但是,郑忽此时偏偏有些“不识好歹”,刻意的避开了公子吕投来的暗示眼神。道:“儿为世子,理当为国之先,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岁致万金,提头来见”郑忽何尝想立下这个军令状,当他知道,万金是郑国一年的财政收入的时候,心里面其实是拒绝的。但是,既然牛皮已经吹下,哭着也得吸回来不然,在他老爹心中,他真的就是夸夸其谈,不堪大用的代名词了。人常说,做一件坏事的恶劣影响足以令十件好事蒙尘。郑忽此时要是退缩了,他出谋划策的功劳立马就会烟消云散,反而不如在此时放手一搏。是成是败不重要,这样总归能给他老爹留下一个勇于担当的印象。别小看印象这个抽象概念,也许关键时刻,它就能起到大用。不过郑忽不知道,他老爹此时是被他彻底给气乐了。道:“吾儿有此为国之心,吾心甚慰,无须岁入万金,五千金即可”郑忽听到他老爹这么说,心中暗松了一口气,实在是岁入一万金的压力太大了。现在降了一半,依他看来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吧暗暗的舒了一口气,对他老爹回道:“唯”公子吕见二人已将事情敲定,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第十七章 影响郑忽和他老爹就此事谈妥之后,又将在齐国发生的事向他老爹作了个简单的汇报,他老爹对此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这也让郑忽心中大定。见诸事已定,郑忽便起身向他老爹告退,与郑忽同时起身告辞的还有公子吕。目送着二人远去的身影,郑忽他老爹在心中冷哼一句“这竖子倒是有些担当,不过,吾倒要看看这竖子有什么能耐能岁入五千金”说实话,郑忽他老爹对他岁入五千的许诺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的。但是,心里面却仍抱有一丝幻想。这就像后世那些追逐明星梦的倒霉孩子的父母一样,虽然对自家孩子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嗤之以鼻,但却又隐隐的有一丝期待,期望自家孩子能成功。这也算是望子成龙的一种的表现吧虽然希望渺茫。而郑忽的老爹却不仅仅是望子成龙那么简单,他更多的考虑到的是若是每年能多出这一半的财政收入,那对郑国的发展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五千金即便是对于齐楚这两个国土面积比较大,人口相对较多的国家来说,都是一笔泼天大的财富,更别说对于这个郑国这个国土面积小于齐楚的国家了。而且,对郑国来说,这五千金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若是郑忽能在其汤沐邑内每年为国家贡献五千金,那是否能将他的做法复制到其他地方呢故此,这虽是五千金,但是它所能代表的意义却是极为重大,这对于此时处在发展瓶颈的郑国来说,真的是弥足珍贵若是真能成功,那么可以预见郑国即将走上对外扩张的快车道。郑忽的老爹每每想到,自己当年花费了极大的气力去攻伐许国,占领了许国之后却担心列国群起而攻,不得不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没有贪图许国土地的意思,一定会把许国的领土归还给许君时,心中就愤恨万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也不想他怕过谁历史上老齐侯联合他攻打纪国的时候,他和老齐侯单枪匹马的跑到纪国,名义上是去访问,实则是为了偷袭,虽然最后被纪国人给发现,但是,由此可以看出他这个人真的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可是,他最终还是在许国的问题上作出了妥协,因为若不后退一步,郑国的宗庙社稷可能就要步许国的后尘了而且每当他看到齐楚等国,可以毫无顾忌的灭亡周边的小国,蚕食周边的领土时,心中说不羡慕嫉妒是假的,但是奈何郑国周边太小的国家已经被蚕食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差不多都是硬骨头了。而且,此时郑国还经常面临着宋国的骚扰,隔三差五的就得和宋国干一仗,这严重的拖慢了郑国对外扩张的步伐,毕竟以郑国现在的实力是不可能鲸吞宋国的。若是每年有了这五千金之后,情况又不一样,他不但可以用郑忽所说的方法去贿赂各国的豪臣们,让他们对自己的侵略行为保持沉默,而且还可以贿赂宋国,花钱让宋国滚蛋,别耽误郑国的正事,大不了等以后郑国实力强大了再抢回来也就是了想到这,他对郑忽岁入五千金的期待又强了几分。对他这种不世出的枭雄来说,实在是厌倦了这种左支右绌的生活。迫切的需要打破这种困境。而郑忽的许诺让他看到了打破这种困境的希望,虽然也可能面临失望,但是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要强。万一成功了,他就能让郑国在他手里再上一层楼,即使成为不了齐楚那样的国土面积超大的国家,但是,至少也不会逊色太多,这样的把握他还是有的。要是失败,他也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郑忽就不再适合承保宗庙了。反正他一直属意的人选也不是郑忽,而是公子突,他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废了郑忽。“希望这竖子能兑现他的诺言吧,不然,他这是逼着我行那废嫡立庶之事啊”郑忽的老爹在心中幽幽想着。很快,他就将这些胡思乱想丢掉脑后,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个小插曲,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郑忽自然不知道他老爹现在依旧心存扶立公子突的念头。郑忽和公子吕出了书房,公子吕叹了口气,道:“世子何至于此啊吾国岁入不过万金,世子何能岁入五千”郑忽见他这位叔祖急切的关怀,心中一暖。回道:“叔祖勿忧也吾既敢于君前许诺,便有此点石成金的本事”公子吕看到郑忽一脸淡定的表情,心中又是一叹,暗道:“罢了,罢了我也没几年好活了,干脆临死之前帮他一把得了,若真能实现,郑国必会因此而更加兴盛,自己到了地下也对自己的父亲和大兄有个交代。若是失败了,也能断了他这个念想,至于他是立是废,也和自己无关了”于是,公子吕道:“吾老矣,无能为也然吾愿献金二百,以做世子运筹之用。”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郑忽自然不会错过,忙道:“如此,孙便在此先谢过叔祖”不得不说,郑忽的这个大饼画得太大了,以至于像公子吕这种一只脚迈进棺材的人都心动了。二人又简单的聊了些事,不过每当公子吕问郑忽有什么计划的时候,郑忽总是避而不谈。见状,公子吕也没有了再谈下去的兴致,客气一声,告辞而去。看着老人略显佝偻的背影,郑忽心中说不感动是假的,二百金相当于老人最后的积蓄了。古人又厚葬成风,这二百金可以说是公子吕的棺材本了。想到这里,郑忽心中也有些惭愧。“等我赚钱了,一定要十倍百倍的报答他”郑忽在心中暗暗发誓道。或许是誓言起了作用,郑忽的心绪慢慢平复下来,踏着轻快的步伐朝自己的寝殿走去。第十八章 谁说地主家的孩子不吃剩饭郑忽回到自己的寝殿,并未立马开始制定自己的赚钱计划,而是决定先理一理思路。自己搞出了这么大的篓子,要是再不好好整理一下这个时代相关的知识,下次再出现意外的时候,郑忽可不敢保证自己还有现在的好运气。郑忽这一整理,就几乎到了晚饭时间。起身,伸了个懒腰,又活动了一下手脚,郑忽便命人准备饭食。说实话,作为一个现代人,郑忽虽然穿越了两个月有余,但是仍然对于古人的一些习惯感到不适应。例如,饮食习惯,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由于古人是按照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也就是在上午九点左右。第二顿饭叫哺食,又叫飧。一般是申时也就是在下午四点左右。而且由于一日两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像论语公冶长中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为什么学生白天睡个觉孔子就生这么大的气因为“昼寝”必在两餐之间,吃了睡,醒了又吃,不久日落又该就寝,这一天将什么也干不成了。无聊的等着晚饭,郑忽不由的怀念起了前世的生活,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且还随时面临着危险的时代,郑忽也只能靠着回忆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也许是今天的脑力活动过于剧烈,郑忽此时的饥饿感有点爆棚,见晚饭迟迟不到,不得不命人催促,连续催了几次,晚饭终于算是上桌了。看着眼前摆在桌上的饭食,郑忽心中顿时一阵心酸涌上心头,自己好歹来说也是一国世子,竟然要吃早上的剩饭本来这个时代的饭食已经让他无力吐槽了,现在看来,他还是想的太乐观了。郑忽不知道的是由于此时稼穑艰难,产量不高,取火不易做饭费时,晚饭一般只是把早饭剩下的或是有意多做的热一热吃。他虽然是一国世子,但是由于他老爹是个拓土狂人,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把省下来的钱都充作军费。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有了他老爹的以身作则,郑忽他们兄弟几人也只能每天靠吃剩饭过活而且,此时来说,贵族的生活并不想电视剧中意淫的酒池肉林,奢靡不堪。吃剩饭的贵族还是大有人在的。如公羊传宣公六年写晋灵公派勇士刺杀赵盾。“入其大门,则无人门守门焉者;入其闺小门,即二门,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闚窥其户,方食鱼飧。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之飧,是子之俭也。”刺客由于是早上去的,看到赵盾竟然在吃头天晚上吃剩的鱼,故而感叹赵盾的节俭。一国正卿尚且都在吃剩饭,郑忽的这个剩饭吃的也算是不冤。来不及多做感慨,郑忽“呜呜”叫的肚子,引的旁边服侍的侍女掩嘴轻笑,郑忽霎时感觉自己的小脸有点隐隐发烫。不待侍女回神,郑忽便开始扒拉着簋中的粟米饭,虽然吃着依旧剌嗓子,但是郑忽只能化心酸为食欲。看着自家公子不顾礼仪的吃相,侍女颇有些心疼。自她被君夫人安排过来服侍郑忽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见过自家公子像今天这样不顾形象的胡吃海塞。在她看来,自家公子一直以来都是个谦谦君子,一举一动都甚合礼。今天若不是饿极了,又怎会如此。想到这,她便开口道:“公子吃慢些,不够我再命人去做。”郑忽听到自家侍女的关心之语,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