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m.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齐喝道:“恭贺君上得此至宝”而公子乘看着瓷盘,眼神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邓侯终究不是一般人,很快将心中的震惊压了下去,甚至有些隐隐不安,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身为一国国君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郑国愿意献出如此重宝莫不是有事相求吧能让郑国相求的事又岂会是小事。若他知道,眼前价值不菲的瓷盘是用瓷土烧制而成,估计又会是另一种想法。而这其实不过是郑忽准备的营销方案,借这次郑庄公与蔡侯相会的机会,将瓷器的名声传出去,最好能挑起几场因瓷器引发的战争,到时候只要控制好瓷器的数量,瓷器的价值定会在原有的基础翻无数倍,甚至可以成为通行货币,到那时,郑忽根本不需要卖瓷器,他生产的瓷器就是钱。邓侯自是不知郑忽心中的想法,纠结了一会,最后下定决心道:“寡人虽爱此物,然此物重宝也,君子不夺人之爱,还请郑伯将此物收回,寡人愧不敢受”说完,朝郑庄公施了一礼,郑庄公笑着回礼道:“邓侯严重了,此物贵则贵矣,然两国邦交之贵又岂是此物可比,邓侯多心了”听到郑庄公的回话,郑忽在下面默默竖起了大拇指。郑庄公不但以两国邦交迫使邓侯收下礼物,更是抬高了瓷器的价值。只此一句话,足以胜过郑忽未来的数次营销之功。毕竟国君的权威性可不是摆设。郑忽现在只想抱着自家老爹猛亲一口,您老人家真是太善解人意了第五十三章 蔡侯封人邓侯最终还是将郑忽所送的瓷盘收下,郑庄公的话让他实在没办法拒绝。接下来,或许是有感于郑国的诚意,邓国君臣高度发扬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的精神,整个宴会的气氛进入了高潮,甚至有大臣亲自上阵,舞剑助兴。随着夜幕的拉开,这场持续了两个时辰的宴会终于到了尾声,在婉拒了邓国君臣让郑庄公和郑忽留宿的美意之后,郑庄公带着郑忽回到郑国大军驻扎的营地。一夜无话。第二日午时,郑忽还在高卧不起,连日的急行军加上昨日的宴饮消耗郑忽太多的体力精力。正在迷迷糊糊间,感觉塌下有人,郑忽的睡意瞬间醒了大半,正欲开口斥责一番,未料那人道:“君上请世子速去主营相见”。郑忽见状,无奈的摆摆手让此人下去,起来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整理好仪容,便匆匆忙忙的往主营中赶去。入营帐之中,见郑庄公高居上首,高渠弥、甫假作陪,简单的寒暄之后,郑忽疑惑的问道:“父君急召儿前来,不知有何要事”郑庄公面容有些疲惫,却仍强打起精神对郑忽道:“蔡侯已至邓,方才遣使,欲在此时相会。二三子皆随寡人前去。”“唯”郑忽三人同时应道。当然必须提到的是,古代的会和盟是分开的。周礼太宗伯中所谓,时见曰会。时通事,即会是指有事要在一起商议,比如此次,就是郑庄公和蔡侯察觉到了楚国的日益崛起所带来的威胁,所以才约定在邓地相会共同商议如何应对之策,会的性质更类似于后世的非正式会议,在此期间所作的约定并不具有约束力。而盟则相反,礼记曲礼中提到,约信曰誓,三苍中也有所谓的,盟,歃血誓也。盟一般是为了共同的理念而盟,结盟时将共同的理念草拟成盟约,然后向上天祷告。所以,相对来说,盟比会更有约束力。当然,无论是会或者是盟,这些都是寰外诸侯才能有的特权,封地在王畿之内的寰内诸侯是没有这样的权利的。比如在这个时期最典型的由寰内变寰外的例子,一个是郑,一个是秦,郑国暂且不论,像秦国,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将岐、丰之地赐秦,于是秦国才开始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简言之,就是有资格与寰外诸侯结盟结亲。像郑国这种未经周王批准,靠着自己翅膀硬私自起飞,由寰内变寰外,绝对是这个时期响当当的头一份。虽然平王东迁之后默许了郑国的地位,其他诸侯也勉强承认,但是,郑国的寰外诸侯身份毕竟是来路不正,而且郑国成为寰外诸侯后也和安分挂不上边,先后灭亡了东虢、郐、胡等国。这就让郑国周围的寰外诸侯感受到了危机,你小子本来就得国不正,现在又绝人社稷,要是再不教你如何做人,说不定你哪天就骑到我们这些大哥头上撒尿了,这种想法以宋国为甚。所以,这才有了郑宋之间持续十数年的战争,直到此时公子冯由郑入宋继位,战争才短暂平息下来。郑庄公带着郑忽三人和一干护卫再次进入了邓邑,经城门未作停留,直趋西城官寺府衙,守城的士卒好似接到了命令一般,纷纷避行。不多时,已经回到昨日宴饮的大殿,只不过与昨日的欢快气氛相比,此时多了几分肃穆,殿外守门的士卒神色冷冽,不苟言笑,仿佛在诉说着殿内人身份的不同寻常。郑庄公一言不发的领着郑忽三人入殿,相较于昨日,殿内不过寥寥数人。见郑庄公来,众人皆起身相迎,众人相互寒暄之后,邓侯带着世子牧告辞离去,将大殿留予郑、蔡两国。说起来,郑国和蔡国皆是姬姓宗亲,只不过蔡国立国较早而已,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叔度于蔡,始建国。当然,蔡叔度所封之蔡并不是此时之蔡,根据通志都邑略记载,蔡本畿内之地,以为蔡叔采邑,及蔡叔逆命,国除,至蔡仲始改封于汝南为蔡。可以说,此时的蔡地并非是蔡叔度的封地,而是蔡叔度的儿子蔡仲的封地。“蔡侯,请”邓侯走后,郑庄公对蔡侯摆了个请的姿势,笑着道。“那寡人就却之不恭了,哈哈”蔡侯大笑两声,率先朝主位走去。郑庄公闻言,面色一黑,与郑忽同站在郑庄公身后的高渠弥立时用右手握紧剑柄,仿佛只待郑庄公一声令下,他就会将这个无礼的蔡侯斩于殿前。郑忽见状,用右手手肘碰了高渠弥一下,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同时也在心中感叹,这蔡侯还是太年轻了。这也不怪得郑忽感叹,如今的蔡侯名封人,刚继位不过四年,二十来岁的年龄,比之郑忽也大不了多少。而且来说,郑国和蔡国虽然都是王室宗亲,但是关系并不和睦,甚至可以用仇家见面分外眼红来形容。无它,蔡国的老大哥正是宋国。宋国联合蔡国攻打郑国非止一次,只不过没占过多大便宜就是了。郑忽心说,这蔡侯估计是觉得在战场干不过郑国,想在战场外找场子吧直到此时,郑忽才隐隐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郑国和蔡国共议楚国之事会被史书一笔带过,最终不了了之。或许,这和郑蔡两国关系不睦有很大关系吧郑忽心想。等郑庄公和蔡侯坐定,众人这才纷纷落座。郑庄公坐在上首,冷着脸一言不发,似乎此次两国国君会见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和郑庄公的冷颜相对不同,蔡侯面露笑容,干咳两声道:“郑伯行军倒是贵速啊寡人深感不如,不知在战阵上是否也是如此啊”说完狂笑两声,蔡国群臣也跟着大笑。郑忽一抚额头,哪来的傻逼,这不是自取其辱吗而且蔡国这是要亡国了吗,国君出行竟然没跟个明白人。果不其然,郑庄公也被这货给气乐了,笑着道:“蔡侯说的极是寡人行军向来甚速,不然,何以围戴”郑庄公所谓的围戴,是蔡侯封人刚即位第二年,蔡人、卫人跟随宋人伐郑,并且乘机侵入戴国,郑庄公在戴国将三国军队全部俘虏,并趁机灭掉了戴国。果然,此言一出,蔡侯脸色瞬时一变。第五十四章 郑忽谋蔡蔡、郑两国的首日会见在相互挤兑中度过,并无实质性的进展。郑庄公阴沉着脸回到驻地,在营帐中当着郑忽等人的面,一剑将火盆砍翻,大骂道:“竖子不足与谋,真气煞我也”郑忽从来没见过自家老爹发这么大的脾气,在郑忽眼中自家老爹向来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看来今次是动真怒了,不然不会这样失态。这并不难理解,郑庄公对于楚国的日益崛起,感到深深的不安,故此,迫切的希望能够团结中原诸国来共同应对威胁,而蔡侯的对此事的态度让他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样有远见。郑忽命外面值守的士卒将火盆端走,长身一拜,对郑庄公道:“父君息怒,何必为那蔡侯小儿气坏了身子”高渠弥、甫假也跟随着郑忽附和道:“世子所言极是,请君上暂息雷霆之怒”郑庄公闻言,这才开始平静下来,收起怒容,他也感到刚才确实是失态了。沉默了好一会,将心中的怒气压下,脑子也恢复了清明,无奈的叹了口气,郑庄公开口道:“寡人观蔡侯此来,非为议楚之事,然楚强必凌中原,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寡人实恐,彼时中原再无我立锥地啊”高渠弥听完郑庄公的话,直接向前一步,率先开口道:“君上,那蔡侯小儿实在无礼至极,不若因之以伐蔡,夺其地,取其民,彼时,郑强,又何惧那些南蛮鴃jue舌之人”甫假等高渠弥说完,也随声附和道:“君上,高渠弥大夫所言极是”郑庄公心中有些犹豫不定,再怎么说蔡国也是宋国的小弟,打狗还要看主人呢,郑国虽然不惧宋国,但是,公子冯刚由郑入宋继位,两国关系正在往和平的方向发展,现在攻打蔡国,公子冯定会以为郑国欺他刚继位,立足未稳,到时,两国好不容易建立的和平局面就会被彻底打在持续的战争之中,一旦到了那个时候,郑国该如何发展况且,先不说郑国是否有灭掉蔡国的实力,若是真的将蔡国灭掉,中原诸国必会更加忌惮郑国,再由宋国牵个头,联合其他国家,组成伐郑联军,到时,郑国就真的永无宁日了。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故此,郑庄公没犹豫多久就把高渠弥的建议给排除掉了,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郑国暂时还担不起这个风险。于是,郑庄公将目光转向郑忽,想看看郑忽是否有好的建议。与此同时,高渠弥和甫假也将目光转向了郑忽。郑忽见三人已将注意力转到自己身上,压力瞬时陡增,这不打吧,主辱尚且臣死,更何况儿子呢这打吧,很明显现在郑国担不起这个风险。沉吟了一会,郑忽最终还是在心里下了决定,打,必须要打。若是自己不跟来也就罢了,既然来了,看自家老爹受辱这是哪门子道理,自三王治世,五帝定伦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歪理邪说。匹夫尚且不可欺,何况郑忽这样的贵胄,类似蔡侯这样当着儿子的面讽刺挖苦父亲,不单是无礼了,更是对为人子的极大侮辱。郑忽若不报此仇,就真的是不当人子了。但是报仇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若是按照高渠弥的做法来,后患太太大了,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比例,这是郑忽不愿意看到的。“父君,二位大夫所言不无道理,儿以为定要让蔡侯为其无礼付出代价,然兵戢之事,先谋而后动,庙算胜者得算多也”郑忽说完,打量了一下三人的表情,见三人并无异色,于是,郑忽对着郑庄公作揖再拜,道:“父君,此事交由儿处置如何”郑庄公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哦,吾儿准备如何处置”“明日一早,儿领甲士数百,阴伏于邓邑东门,只待蔡侯一到,便率人将其拿下。”“荒唐之极”郑庄公一时还转不过来弯,感觉郑忽的提议比高渠弥的还不靠谱,毕竟礼法制度在这摆着呢,哪有在会或者盟的时候生擒一国国君的楚成王在盟会的时候生擒宋襄公那还得等六七十年后呢,再者说,楚国那是标准的滚刀肉国家,敢直接宣称,我蛮夷也郑国多少还是要点脸的,不过,以后可就说不准了“父君容儿将话说完”郑忽并不气馁,接着道。郑庄公黑着脸没说话。郑忽见状,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儿明日执蔡侯后,逼其割岗山以北归郑以作陪礼之用。”说到这,高渠弥和甫假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世子,那可是半个蔡国啊蔡侯能许吗”高渠弥未沉住气,向郑忽问道。郑庄公紧盯着郑忽,感觉自己真是越来越看不透自家儿子了,这越说越离谱了。郑忽被郑庄公盯的有点心慌,微微动了动身子,又接着道:“大夫勿要着急,听吾慢慢道来”“若蔡侯不许,则挟之归郑,蔡久无君,国人必立新君,而我则遣使告新君,蔡侯欲予地使我送其归国,尔若予我地,我为其杀蔡侯,不然,我将联齐送蔡侯归国,若新君再不许,则告蔡侯,新君欲予地使我杀尔,届时,郑,得地必矣”“世子之计甚妙”高渠弥眼光发亮,击节叹道。而甫假却有些眼神闪烁,暗叹一声后,亦随着高渠弥称赞道。郑庄公来回踱着步,似乎在思考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吾儿此计虽好,然可曾考虑到宋、鲁、卫等国对此会作何反应”看来自家老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