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成已经带领着晋君逃到汾水河畔,翼城的士卒或死或逃或失散,只剩下他一人驾着车护卫着晋哀侯。栾成强忍着疲惫驾车沿汾水而上,希望能逃到贾国,寻求贾伯的庇护。但是,天意总是喜欢捉弄人,希望往往带来失望。由于天黑,栾成根本也没有时间去注意,因为曲沃的兵马还在后面紧咬着不放。战车的骖马竟然在此时被树枝绊住,走不了了。这可要了亲命,栾成焦急的振了振缰绳,发现还是走不了。眼看着后面曲沃的兵马就要追到面前。栾成将缰绳交给晋哀侯,自己跳下车想要将绊住骖马的树枝清除。但这已经来不及了。几个呼吸间,曲沃武公已经率人追至。栾成见事不可为,于是,将晋哀侯喊下战车,将晋哀侯紧紧的护卫在身后。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曲沃武公及其士卒见晋君已在眼前,精神大振。立刻将二人包围。栾成拔剑抵挡曲沃士卒的进攻,晋哀侯亦拔剑自卫。栾成在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之后,身被四十余创,终于力竭,失手被擒,失去他保护的晋哀侯也很快被擒拿。曲沃武公见状,随即命人将哀侯处死,以防夜长梦多而对于栾成,曲沃武公欣赏有之,惋惜有之。于是,他命人收起武器,对栾成道:“苟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栾成闻而惨笑两声,道:“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臣敢以私利废人之道,君何以训矣且君知成之从也,未知其待于曲沃也,从君而贰,君焉用之”说完,握紧手中的长剑,再次发动进攻。这无疑是自杀式的攻击,很快,他就被周围曲沃的士卒用长矛刺透了身体。曲沃武公看着栾成倒在血泊中,眼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惋惜之色。最后幽幽一叹,命令士卒将晋哀侯和栾成的尸体收敛起来。第一百九十一章 无题齐侯禄甫二十二年,周历三月二十九。这天,正是齐国女公子宣姜出阁的日子。临淄小城,宫廷内外,从一大早开始就是一派忙碌景象。宫廷中的寺人、女婢洒扫庭台,清除道路,张贴桃符。宣姜也早早的被迎进了齐国宗庙内,等着卫人的迎接。巫觋则在宣姜面前跳了大神,目的自然是为了驱疫避邪,向皇天上帝祈求她和卫世子的婚姻能够长久,子孙后代能够享国无穷。而齐侯御用的宫廷乐师们,则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排练着宣姜出嫁时,在不同场合应该演奏的乐歌。来自齐国、郑国、鲁国、宋国、陈国、蔡国、曹国、谭国、莒国、薛国、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媵臣、媵妾汇集到一起。在如宰的指挥下进行着最后的礼仪演练。此时的宣姜跪在齐国祖宗的神位前,由太卜为她的出行占卜吉凶。太卜先在齐国的先君神位前跪拜,诉以宣姜出嫁之事,祈求保佑,而后以蓍草起卦。最后得卦同人,卦辞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爻用九五,曰:“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太卜掐了两把胡须,略作沉思,随后便向齐侯、君夫人及文姜恭贺道:“公子此行,必无波折”随即向三人解释道:“卦谓同人,同于卫也,辞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此言公子出于卫,无碍大川,涉而反得其福佑也”“九五以阳,象卫世子也,六四以阴,象公子也,六四升则成九五,象公子必配于卫世子而后归之,合同人之意,所谓同人者,与人同者,物必归焉公子归而与卫世子同,此天赐之好也”“爻谓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号啕,悲鸣也,笑,乐也,大师,齐卫是也此言公子思父母之恩挥泪而绝,至而与卫世子同,结两姓之好,此两国之乐事也”一番穿凿附会的解释,让齐侯以及君夫人听的极为高兴,而宣姜却是有些心有揣揣,眼皮狂跳不止。没办法,此时的人就信这一套。就连齐侯这个姜尚的后代不也笃信于此吗姜尚若是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是要盖不住了要知道当初武王伐纣前,卜卦不利,雨甚雷疾,武王之乘,雷震而死,连周公都说:“天不佑周矣”唯有齐国的老祖宗姜尚,不信占卜,力排众议,劝武王道:“君秉德而受之,不可如何也”于是,武王这才决意立刻起兵伐纣。宣姜虽然心里面有些忐忑,但是很快便镇定下来。事已至此,再无退路,多想无益,她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事情会向郑忽计划的方向发展。和宣姜的不安相反,郑忽此时正与郑国君臣一同端坐于殿中。郑国君臣作为齐国的贵宾,遇齐侯女出嫁这样的盛事,不说别的,前去观礼是少不了的。是以郑忽安坐于殿内,等候着与他的父亲郑庄公等人一同前去观礼。任谁也看不出,诱拐宣姜并帮助其逃婚的竟然是他。所有的事情在昨天,郑忽就已经安排妥当。他的人此刻就在临淄城外,只等卫国的迎亲使团出临淄,他的人便会一路尾随,趁机来个李代桃僵。全权负责此事的,正是曾经九死一生的齿。说起齿,在郑忽北伐苏子国的时候,就曾想带上他,借他之力干些脏活。无奈的是,当时的他伤势未愈,体力尚虚,郑忽唯恐他受不得车马颠簸,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将他留在新郑修养。后来,郑忽回新郑之后,召其前来,大吃一惊,其人果然不愧于狠人之名。齿在郑忽离去之后,伤势稍愈之时,将自己的脸颊用匕划破。郑忽见其时,脸上的划痕已经结痂,给人的印象却是狰狞可怖。用他的话说“蒙主上不弃,得之以生,不敢自爱,致为主上病,故自毁容貌以匿过往,愿主上恕罪”郑忽听闻此说,觉得将齿这个救下是真值,这个懂事劲加上对自己亦是毫不留情。交代他点不能见光的脏活,此人绝对能够干的极为出色。事实上,齿也没有辜负郑忽的期望,去齐国民间寻找少女的事情,郑忽就是交给他去作的。事情也确实做的相当漂亮,没有留下任何一点尾巴。这让郑忽极为满意,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鉴于此,郑忽这才放心将宣姜的事情交于他。未过多久,诸儿亲自前来,诉以齐侯邀郑国君臣前去观礼之意。当然了,这并非意味着卫国的迎亲使团已至,事实上,只有等到黄昏时,卫国的迎亲使团才会到来。虽说卫国迎亲使团未到,但这并不意味着齐国只要稍稍准备一下,等候卫人前来就行了。在这期间,齐国不仅要做好迎接卫人以及文姜出阁的准备,还要进行一场隆重的祭祖仪式。郑国君臣的观礼活动就是从这场祭祖开始的。故而,今日的诸儿极为严肃,一身曲裾深衣,袖口、交领、右衽及曲裾处皆文绣以红,黑红相间,配合着诸儿严肃的表情,给人一种肃穆、威仪之感。出殿,诸儿请郑庄公先登车,而后他才谨慎的登车,亲手执辔,为郑庄公驾车。郑忽及郑国群臣亦各有安排。齐国的宗庙所在,亦遵照周礼所谓的前殿后寝,左社稷而右宗庙。诸儿驾驶着马车在前引路,郑忽等人随其后,车马缓缓而行。一刻钟左右,车马缓缓在齐国的宗庙前停下。兼管齐国宫廷祭祀事宜的太史亲自引着郑庄公及郑忽等人至齐国宗庙内,立于宾位。待所有人到位,乐歌声便适时响起。之后,齐侯在齐国先君神位前,亲自诵读嫁女辞祖文以告知先祖。郑忽立于郑庄公身后,默默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作为即将要把齐侯女儿拐走的罪魁祸首,郑忽实在没有一点犯错误者的觉悟。第一百九十二章 猥琐发育宣姜的婚事结束后,被耽搁的郑忽与文姜的婚事自然而然的被再次提上了日程。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准备,双方最终将两人的婚事定于六月,周历仲夏之季。合长夏之意,所谓夏中而长,既长而旺,故云长夏。夏有生养之意,二人婚事合于长夏,正是希望二人婚姻能够长久,子孙孳茂。将二人的婚事最终敲定,包括确定亲迎的日期,用了足足五日的时间。而这一晃已经进入周历四月,所谓的季春之月,距离郑齐两国国君前往曲阜会见宋、卫、蔡三国国君的时间已经很近了,最多也不过十天而已。若是刨去赶往鲁国曲阜,在路上耽误的时间,两国君臣在临淄至多还能停留五日。这么算起来,时间已经很紧了。因为,去曲阜之前,两国君臣在明知道这必是一场鸿门宴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做些准备尤其是郑国君臣。宋、卫、蔡三国加上郑齐两国,再加上东道主鲁国,当世的六个大国会于曲阜。其中宋蔡明显对郑国有敌意,卫国和鲁国待定,只有齐国能够力挺郑国。不过,问题是郑国虽然与齐国的关系能好到同穿一条裤子,但,有些事情自己能处理的,就尽量自己处理。不然的话,欠人情就不说了,主要是丢脸。郑国现在也是中原大国了,若是事事皆仰仗于齐国,绝对会惹的列国耻笑。就是本国的国人,对此,也会有意见。而且引发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若长此以往,郑国在齐国面前就抬不头了。两国关系也会自动从盟友变为大哥与小弟的关系。这可不是郑国君臣希望看到的,所以,从一开始,郑国君臣就决定用自己的实力去解决宋蔡二国甚至是宋蔡卫鲁四国的联合发难。对于齐国的定位,就是个助攻而已。况且,郑国又不是个软柿子,谁想捏两把就能捏两把。此时郑国的国力犹在齐国之上。休说是宋蔡鲁卫四国给郑国施压,就是当初宋卫鲁蔡陈,五国联军攻打郑国国都新郑,也没从郑国讨到什么便宜。左右不过围了新郑东门五天,然后就主动撤军了。郑国和中原这几个大国打仗,从来都是一挑二,正常一挑三,一挑四、五也偶有发生。虽说谈不上次次胜利,但还是胜多败少,即便是败,也不过是小败而已。而反观他国,即便是胜,却是胜的不那么轻松。就拿宋国来说,华督为什么能政变成功,更立新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华督蛊惑国人,说国君要再次和郑国开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司马孔父嘉和宋殇公被愤怒的国人送去见了先君。宋国国人宁愿弑君也不愿与郑国开战。郑国积威至此,列国无有能出其右者所以来说,对于几国将要联合向郑国发难,郑国群臣与其说是讨论应对方略,倒不如说是讨论如何才能打的赢几国联军。此时的郑国,就是这么牛掰不服,打到你服为止。而这其中,以高渠弥最为激进,直接向郑庄公进言道:“君上,蔡侯怒我夺其地,纠其党宋、卫、鲁三国,欲与我为难,此事非刀兵不能靖平,且我有彤弓,掌膺天子大命,伐之,名正亦可建大功”此言一出,郑国群臣倒是没什么感受,齐国群臣却是羡慕不已。实在是这种一开口就要打四个中原一流国家的感觉太t的爽了。先不说能不能打得赢,但是这种自信真是齐国不曾具备的。要知道,此时的齐国虽然也是中原的大国强国,后世所谓的春秋三小霸之一。但是,却被鲁国和纪国束缚住了手脚。鲁国就不说了,当世的一流大国。纪国,其实也不是个弱茬。都知道襄公复九世之仇而春秋大之。但问题是,齐国是襄公时期才开始攻打纪国,复祖宗之仇的吗明显不是。事实上,齐哀公死后,哀公弟齐胡公为防止纪国暗算,特意把国都从营丘迁到了薄姑。后来齐献公杀齐胡公,又把国都迁回并大力营建,为的也是防备纪国。可以这样说,临淄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和坚固,皆是历代齐君为防备纪国而接力铸成的。因为临淄距离纪国实在太近了,就隔了一条淄水而已。是以,齐国和纪国的战争,以齐国的世系算,到今天,足足和纪国纠缠了八代。虽说此时的纪国已经日薄西山,但也由此可以看出纪国的强大。更别谈,此时的鲁国竟然和纪国搞到一块去了。目的是什么,不言自明齐侯为什么在刚结束的石门会盟上,请求郑国在必要的时候助齐攻纪原因就在于齐国正面杠上鲁、纪两国有点吃力。郑庄公对于高渠弥的建议不置可否。郑忽虽然对高渠弥的话持反对意见,但是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可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