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在此时应和虢公,跪舔天子。一方面是为了得到王权的加持,好凸显自己的正义立场,为其后的声讨郑国作铺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蔡已经和成周达成协定,暂时结成盟友关系,盟友之间的相互声援本来就是巩固关系的一种手段。而鲁侯更多的则是为了报答虢公的解围之恩。这里面的条条道道,在场的一二老狐狸自然是心知肚明。事实上就没有人是傻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各个击破“寡人见郑伯观万舞之时,似有虞色,不乐乐,不思舞,不然天使之言,郑伯其有忧乎如有,何不言之,寡人国虽小,仍愿与郑伯共分之,以成同宗之谊”蔡侯这话说的,听起来好听,实则夹枪带棒。不乐乐,不思舞,明显是说给鲁国君臣听的,意思也很明白,人家郑伯根本就不满意你们的招待。不然天使之言自然是说给虢公听的,就差没指着鼻子对虢公说,人家郑伯根本就不把你这位天使以及天子放在眼里。而最后所谓的同宗之谊,实则是在暗讽郑国不知廉耻的夺取蔡国的土地。事实证明,在场的就没有一个是傻子,这么明显的言外之意,怎么可能会有人听不出来。蔡侯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一改方才的吹捧之声,一片寂静。郑忽也有些紧张了起来,心道:“这就要开始了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若是郑国没有更变国策,根本就不会怕跟宋、蔡几国扯皮,但问题是现在国策变了。郑国此时还没有能强大到可以同时开两条战线的地步。想要北进,就要对中原几国做出相应的妥协。但这个妥协却不能太大,一方面不能从郑国身上割肉,另一方面不能有损郑国的国威。这个事可以说是相当之难办。宋、蔡几国根本就不会这么容易让郑国过关。而郑忽此时对于这种情况只能干着急。实在是身为世子,各国国君之间的博弈,他也就只有旁观的资格,插手,除了会授人以柄之外,不会对郑国有任何帮助。鲁侯呡了一口酒,也不接茬,仿佛没听懂蔡侯的言外之意,一副要看好戏的模样。虢公林父高居上首,老神在在,实则心里有些责怪蔡侯的唐突。向郑国发难,本来就是商议好的事情,蔡侯刚见面未久即迫不及待,这其实有些打鲁侯脸的意味,鲁侯心里要是能高兴,那就奇怪了。这明摆着是要将鲁国向他们的对立面推。有鉴于此,虢公要是能高兴,那才是真见了鬼了。不过,事已至此,虢公也无可奈何,只能任由蔡侯胡闹。其实,蔡侯心里也苦啊,他对郑国阴谋诡计心有余悸,生怕夜长梦多,会给郑国君臣翻盘的机会。不如直接发难,打郑国君臣一个措手不及。不得不说,最了解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敌人。郑国此时确实还没有做好准备。但事到临头,郑庄公岂有退缩之理。“蔡侯言过矣,一国之君,人谁无辛劳苦思,不足为外人言之处,蔡侯何必以言语相迫,此非君子所为也”郑庄公还未来得及反击,齐侯率先为郑庄公解围道。关键时刻,齐国这个盟友还是靠的住的。不然,郑齐两国的盟友关系早就破裂了。郑庄公闻言,向齐侯微微颔首,表示感谢。齐侯则微笑以应。这种时候,盟友出来摇旗呐喊是必须的。这样的大事再不出来力挺盟友,那结盟还有何意义齐侯这一发话,宋公再也坐不住了。本来他是想让蔡侯和郑国刚正面,而他则在私底下为蔡侯提供帮助。他不想和郑国有明面上的对立。毕竟,郑庄公当初为了保住他的一条小命,可是出了大力气的。如果没有郑庄公以举国之兵力抗宋、卫、蔡等国的多次进攻,他这位宋国新君早就被他亲爱的兄长给灭了。对于郑庄公,他有感激也有畏惧,枭雄的气场,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就没有不心怀揣揣的。更何况,这是摆明了要与郑国为敌,宋公内心确实是有些紧张的。而且来说,一旦和郑国公开撕破脸,他这位宋公的名声传出去也不好听。有恩不报也就罢了,竟然还反咬恩人一口。即便这是为了国家利益,但这事摆在此时,那就是严重的个人道德问题。在战争都要讲礼仪的此时,知恩不报绝对是个人人生中最大的污点,是要遭人唾弃的。就像历史上鲁桓公为什么会做郑厉公的说客,因为这是道德的呼唤。鲁桓公以为宋庄公也会向他一样听从道德的呼唤,谁知宋庄公根本就不鸟他,更别谈道德了。于是,郑鲁联合攻宋。“蔡侯言语虽有不妥之处,却是一片赤诚之心,齐侯又何必以言语相责,寡人窃为齐侯不取也”一番避重就轻的话,听起来好像是在打圆场,实则力挺蔡侯的态度已经表露无遗。郑庄公心里很愤怒,有种救了一个白眼狼的感觉。当初郑忽在朝正时,对他言宋公贪而无亲,他还有些不信,现在看来,用贪而无亲来形容宋公,都是高估他了。郑国所得之商彝都已经物归原主了,这宋公竟然还如此不依不饶,真是令人心寒。“宋公可还安好,自前时洒泪而别,寡人对宋公可是想念的紧啊”郑庄公眯着眼,每说一句,宋庄公的头便低一分,唯唯诺诺,也不敢出言反驳。这话里的意思,在场的人就没有听不明白的,宋庄公若出言回怼,那便坐实他知恩不报的小人嘴脸。紧接着,郑庄公话音一转“国事烦忧,寡人心有不安,无礼之处还望鲁侯、虢公担待一二,寡人感激不尽”“不敢”鲁桓公和虢公急忙回礼。就这几句连打带消的话,让郑忽听的大呼过瘾。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枭雄人物的胡须岂是能轻捋的蔡侯从发难之初,就注定了他要自取其辱。原因很简单,他的发难只是他临时起意,并不是和几国商量好的。如此缺乏配合,被郑庄公各个击破,完全在情理之中。心都不齐,还想和郑国掰腕子,那和做梦有什么区别“这蔡侯,大约是忘了当初是如何兵败于戴的”郑忽心中暗暗想道。真是一点记性都不长,属于标准的记吃不记打的类型。宋、鲁、天使既然已经没话说了,蔡侯自然也不会再自讨没趣。冷哼了一声,蔡侯暗道:“郑寤生,希望接下来汝还会如而今这般得意”第二百章 爱驰则恩绝是夜,卫国馆舍中。郑忽与公子伋同席而坐,二手相牵,左公子泄作陪。好朋友间的这种表达亲近的方式,郑忽已经免疫了。左右无非是牵个小手,大致和后世小学生表达好朋友间的亲近是差不多的。只要心思如小学生般单纯,就没什么大不了的。“自朝正一别,伋子可还安好”“劳子忽挂怀,无甚大碍”“如此便好”对于公子伋这个朋友,郑忽绝对是真心结交。诸儿都比不上公子伋在郑忽心中的地位。原因很简单,公子伋这个人是个标准的道德楷模,用傻白甜称之绝对不为过。对谁没动过坏心眼,整个人还停留在礼乐盛世之时,讲究君子的仪态和道德。用后世的眼光看,他其实是和这个礼崩乐坏,欺诈纵横将启的社会是脱节的。时也,命也,若他不是一国世子,只是个小贵族,或许能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但他的身份注定了,他最终的悲剧。不过,对郑忽来说,能有个这样的朋友,确实是幸运的。不说别的,若是未来郑忽和公子伋皆继位为君。那么两国关系绝对能恢复到郑武公与卫武公皆在位时期的两国亲善友好。当然了,公子伋的性格注定了他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君,最多也就在合格的水平线,但是,他有退路吗大约是没有的,每一位国君之子生下来就是一个政治人物,至死方休。郑忽若真想救公子伋的性命,少不了要拉他一把。虽说现在嫁到卫国的是夷姜,原来的历史已经大变样了。但问题是,夷姜是个老实人吗恐怕还不如宣姜吧所以,再次见到公子伋,郑忽除了想要从他这里打探一些消息外,还存了些想要帮助公子伋的心思。没有太多刻意的询问,只是普通聊了一些家常。没过多久,公子伋便将话题向此次曲阜之行的问题上引。公子伋是君子不假,又不意味着他傻,郑忽深夜造访,固然有两人交情匪浅的缘故,但最主要的还是此次几国诸侯相会的事情。公子伋以为郑忽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询问,主动挑出话题也在情理之中。“伋代父君先会宋公、蔡侯于商丘,后天使至,与二国私论之,具体情形,伋亦是不知”公子伋叹了口气,对于没帮上郑忽的忙,感到有些不好意思。郑忽闻言却有些吃惊,公子伋虽然轻描淡写,但话里的信息量可不小。宋、卫、蔡三国本来就好到差不多能同穿一条裤子,这次却不带卫国玩。郑忽能不吃惊吗细一思量,郑忽心里也隐隐有些猜测,估计公子伋在商丘时为自己据理力争,引得宋公、蔡侯不满,这才会撇下卫国。这个猜测,很快便得到了证实。陪座的左公子泄本来就对自家公子的前途有些担忧。现在见到自家公子和郑国世子的关系这么好,心中不免有些计较。郑国可是不弱与卫宋的大国强国,自家公子能和郑国世子交好,这在未来可是一大助力。是以,公子伋没提的话,他便想代自家公子说一说,让这位郑国世子知道自家公子为了郑国操心费力不少。“世子”左公子泄向公子伋和郑忽示意道。“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公子伋点点头,郑忽也作了个请讲的手势。“商丘之会,宋蔡所以弃我而私会于周者,皆因世子为郑争之强,辩之疾尔,不然,何以至此”“左公子慎言”公子伋听到这么明白的挟恩之词,心里非常不高兴,声音拔高了两度。之后又冲郑忽笑笑,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感觉。郑忽对公子伋微微一笑,表示并不介意。然后对着看向他的左公子泄道:“左公子即便不言,忽亦可猜得一二,伋子之为人,忽尝所深知也”左公子泄感受到了郑忽话语中间的真诚,起身再拜“鄙薄小人,见笑于世子,望世子恕罪”郑忽回礼,连道“左公子为伋子尽忠,何罪之有”左公子唯唯以应,再也不多言。同时心里却是高兴的,因为通过这件事,他知道了郑忽对公子伋的友情绝对不是虚的。“也不枉世子真心襄助一番”左公子心道。“而今时局,子忽打算如何处之,如有不逮,子忽不妨言之,伋敢不从命”郑忽并不接茬,既然消息打探不到,他就没有必要再麻烦公子伋。拐带了人家的原配,再坑人家一把,郑忽的心可没这么黑。要知道,别看现在公子伋在卫国的日子还算不错。实则新的风暴正在酝酿,公子伋那不靠谱的癞蛤蟆老爹,也是薄情寡恩的主。若是这次公子伋代表卫国帮了郑国一把,他回去之后可能暂时也没什么大碍。但问题是以后呢郑忽可还记得历史上卫灵公行的那点破事。卫灵公有个男宠叫弥子瑕,弥子瑕受宠的时候,私驾国君的车去探望得病的母亲,按卫律,私驾国君的车,是要被处以刖刑的断足。而卫灵公知道后哈哈一笑,还称赞弥子瑕孝顺。后来,弥子瑕和卫灵公同游桃园,弥子瑕把咬了一口的桃子给卫灵公吃,卫灵公还自作多情的说弥子瑕这是爱他的举动。等到弥子瑕不受宠了,卫灵公毫不犹豫的翻起了旧账,说弥子瑕竟然敢偷驾我的车,还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奇耻大辱啊然后弥子瑕只能凄惨的结束他的晚年。公子伋的处境其实和弥子瑕的处境是差不多的。现在卫宣公是宠他不假,但以后若是夷姜能生个一男半女,公子伋还能如现在这般受宠吗不见得吧既然不再受宠,难保卫宣公不会翻旧账。所以来说,公子伋若是真在此次德曲阜之会中帮了郑国一把,那绝对是取死之道。这样的大坑,郑忽岂能让公子伋去跳。非但不能让他跳进去,还得想办法拉他一把。“此次列国会于曲阜,皆因我而起,伋子受父命而来,为卫表率,无论局势如何败坏,即便以我之力难以收拾,伋子也不可再襄助于我,切记,切记”公子伋的思维压根就没活跃到郑忽的这个地步,谁让他没郑忽读的书多。他以为郑忽这是不好意思再让他多帮忙。刚想出言劝郑忽两句不必见外。郑忽又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