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m.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的贿赂,他即便开口再借兵,二国还会答应吗这必须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曲沃武公觉得或许梁国还有些可能,但是虞国是绝对不可能了。问题是仅凭梁国一国,是难以成事的。除非梁国能举倾国之力帮助他,或许还有点作用,不然,希望渺茫。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曲沃武公将心中的想法向狐突一说。狐突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为曲沃武公分析晋国周边的国家为什么一定帮助他们。狐突给出的原因有三,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往郑忽身上泼脏水。第一,郑忽身为郑国亡人,竟然窃夺翼城乃至晋国大权,以至于晋国的宗庙社稷有危亡之患,其豺狼贪鄙之心,晋人皆知,晋人人怀自奋之志,欲拯晋国社稷于危亡之中,所谓顺乎天而应乎人,列国见晋人激愤,焉有不出手相助之理第二,郑忽为了窃权,大肆屠杀翼城世卿,铲除异己,灭人宗族,一点都不把先王的教训放在眼里,而且还欺凌孤儿寡母,和先君夫人公然厮混在一起,一点也不把先君和幼君放在眼里,毫无臣节可言,可以说是人人得而诛之,若是有人振臂一呼,列国定然响应。第三,郑忽不尊天子,公然出兵冒犯天威,但凡诸夏之后,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教教郑忽该怎么做人。狐突给出的这三点理由,有真有假,但正因为是这样,可信程度才比较高。九句真话里面掺一句假话,是很难分辨的。不管怎么说,曲沃武公听的是点头不已。这三点理由确实差不多是能够请动一些国家出兵协助的。有了一定的信心之后,曲沃武公便带着韩万和收拢起来的残兵逃出晋国,他们最先到达的国家的是梁国。毕竟,梁国和曲沃的关系向来不错,逃到梁国,安全也有保障。确实,曲沃武公到达梁国之后,梁伯很热情的招待了曲沃武公一行人,丝毫没有因为曲沃武公的战败而存怠慢之心。甚至还给了曲沃武公一块地方,让他得以带着残兵栖身,也答应若是他们再次讨伐郑忽,梁国愿意提供一定的帮助。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如狐突所料,曲沃武公因此也很高兴,因为他总算能看到一些复仇的希望了。就在他如火如荼的安排使者四处访问其他的国家请求帮助的时候,风云突变,因为郑忽的悬赏令传到了梁国。梁伯倒没有因此而动心,不过,梁国的某些大臣却建议梁伯不如将曲沃武公和狐突的人头送给郑忽,给郑忽结好。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具有说服性,郑忽现在名为晋卿,实专晋权,曲沃不可谓不强,不也败在郑忽手里了吗况且现在郑忽现在已经控制了整个晋国,威势不可挡,梁国绝对不是郑忽的对手。这是其一,其二,郑忽身为郑国世子,即便联合其他国家打赢了郑忽又能怎么样,再进一步,就是擒住了郑忽又能怎么样,杀又杀不得。不仅如此,万一引得郑国出兵,那梁国能抵挡住郑国的进攻吗怕是不能吧退一万步来讲,郑伯顾忌颜面,不会出兵,但郑忽终究还是要回国继位的,谁能保证,郑忽继位之后不会报复梁国。除非能生擒郑忽,这样或许会减小郑忽继位的可能性。但是郑忽是那么好生擒的吗郑忽领兵打仗的能耐,梁国有一个能和郑忽相比的吗,晋国周围的国家里能找到和郑忽的相比的吗只怕是很难找到吧既然帮助曲沃,最终只会对梁国有害无利,那何不杀了曲沃武公和狐突,从而结好郑忽,同时还有好处可拿。这样的好事哪找去这样的论调让曲沃武公如坐针毡。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一梁伯真的起了歹心,以他现在处境,他是真的毫无反抗之力。这可要了亲命,这样的事情,他总不能跑到梁伯面前把问题挑开了,问个明白吧所以,这两天曲沃武公可以是是惶惶不可终日,犹如惊弓之鸟。倒是狐突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跑去找梁伯去问个明白,梁伯究竟准备怎样处置他们君臣。只不过狐突到现在一直还没回来,这让曲沃武公更加不安了。虽然不安,但是他却还没失去理智,一边焦急的等待着,一边派人前去偷偷的打探消息,做好逃离梁国的准备。万一狐突有个三长两短,曲沃武公便逃离晋国周边的国家,他准备先到成周王城避避难,再做打算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命难言虢国国都,虢邑。虢公最近刚从洛邑回国。自从天子和郑国和解之后,天子便有些心灰意冷,日渐消沉的感觉,而且成周境内最近也无太过要紧的事情,所以,虢公便向天子请辞一段时日,回国处理一下国政。天子自然无不可,事实上,天子现在感到重振王威无望,已经消极懈怠了,连带着处理政事之类的,也完全交给了周公和虢公。虢公想要回国一段时间,回去就是了,天子根本也不在意。虢公回国之后的这几日里,得到的最为震撼的消息,莫过于郑忽已经灭了曲沃,完成了晋国的统一。晋国之政又再次归于翼城。这事的影响太大了,这不仅意味着翼城和曲沃延续了几十年,数代人的内斗结束,也标志着郑忽控制了整个晋国,郑国的“毒手”已经延伸到了晋国。晋国,早晚会成为郑国的一部分。这是必然的想想也是,郑忽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把晋国统一,他可能再把统一后的晋国归还给唐叔虞的后代吗根本不可能嘛除非郑忽是当世周公,不然,谁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拱手让给别人。更别谈,晋国可不是什么小国。在文侯时期,晋国那是天下响当当的大国之一,有天子所赐的彤弓,在汾水流域,晋国才是真正的老大。这么大一片土地,谁不动心就是虢公自己,换位思考一下,他也断无将晋国重新归于唐叔之后的道理。所以,晋国或早或晚一定是郑国的一部分。一个现实当世的超级大国,一个曾经的大国,二者合二为一,虢公想想都感到一阵心惊。这天下,以后,谁还是郑国的对手而且晋国一旦归于郑国,那么成周就犹如郑国国内的一封君。王室受制于郑国,再无逆转的可能说实话,王室衰微,天厌周德已经成为天下人的共识。即便是身为姬姓子孙的虢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就像郑庄公在伐许之后告诫公孙获所说的那样“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而且,周德既衰,天下人猜测在周后兴起的应该是齐国,楚国,秦国等国。齐国,是尧、舜、禹时期的大功臣,四岳的后代,当初尧帝在位时,便像将帝位传给四岳,但是被四岳给推辞了。后来,禹预荐四岳于天,想要将帝位传给四岳,但是四岳却先禹而死。所以,在天下人看来,四岳之后的兴起是必然的,是天命的轮转。而楚国,是上古高辛氏的火正祝融的后代,其先祖在上古时期便有大功,而后的鬻熊又是文王和武王的帝师,但周得天下后,鬻熊的子孙却收到歧视,直到成王时,才得封子爵。而今天厌周德,被周压制的楚国自然也会兴起。秦国,是伯益的后代,伯益亦有大功于天下,伯益因佐禹治水和佐舜调训鸟兽有功,而被赐姓嬴。伯益本来是禹选定的继承人,但最终却被禹子启所杀,至今未能得天下,所以,在周德衰落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天要重新授予嬴姓天下的节奏。总之就一句话,天下人认为周衰后,异姓将会兴起,从姬姓手中接过天命的大旗。像齐、楚、秦等异姓国都是候选国之一。那么,这样说起来,问题是来了。郑国可是周的同姓国,现在郑国的兴起看起来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这又该如何解释虢公真想不明白,按天命来推算,无论如何也轮不到郑国崛起才是啊但现实情况是,郑国现在已经是中原的头号强国,这还是没有算上郑忽控制的晋国的情况下。若是再算上郑忽控制的晋国,郑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强国。这根本不符合常理以及逻辑啊上天不是已经厌弃周德了吗郑国这又算怎么回事郑国立国不过三代,对天下有什么大功为何上天会如此偏爱郑国虢公极为不解,自己又想不通,只能跑去找虢国的史官和巫祝去询问天命。得到的回答却是基本一致的。天命难言,非圣人所能知,虽然如此,天报有德,可以明矣,郑之兴,或因桓公大德于民,武公有大德于周,二公之德,故天报之虢公听完,接着问了一句“晋不有大德于周乎,是何以至此”然后,这俩神棍开始忽悠虢公道:“晋虽有大德于周,然诗云: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且周公所谓敬天保民,晋之衰,在上不能敬保天命,下不能抚育群生,是以衰”虢公沉默良久,而后又继续问道:“天继而厌弃周德,我周之子孙可膺受天命乎”此话一出,这俩神棍额头上冒了一层细汗。这样的事,谁特么的敢开口乱说。什么叫膺受天命汤武革命那叫膺受天命换言之,虢公在问,姬姓子孙是否能代周而有天下,革周王室的命这倒不是说虢公心存不轨,而是虢公真是因为疑惑不解,所以才鬼使神差的问了那么一句。不过,这一句话却是把虢国的史官和巫祝这两大神棍给问倒了。这事别说他们不知道,就是他们真的知道了,也不敢说啊一个不慎,这可是要死人的自古以来,天命唯有王者可言之。像自恃天命的有夏桀和殷纣王。夏桀宣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不过这话很快被小民在私底下怼了回去,“时日曷丧,予与汝偕亡”殷纣王则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而其他号称知道天命的还有武王和周公,武王和周公还讨论过天命的问题。总之一句话,非王者圣人不敢妄言天命。虢国的这俩神棍偷偷的对视了一眼,却没人敢开口。而恰在此时,有人来报,说曲沃使者请见。这让俩神棍暗松了一口气。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丑必亡“上国灭曲沃而一晋,外臣奉寡君之命特来称贺,谨献白璧二双,帛百匹以贺成功”翼臣的大殿中,贾国使者恭恭敬敬向晋侯献上礼物,表示对于翼城统一晋国之事深为欣喜。“上国全晋而有,复文侯之业,光唐叔之德,寡君闻而大喜,所谓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邻之喜,吾之喜也,是以寡君特遣外臣谨以白璧一双,金五百,帛百匹贺之”贾国之后,杨国使者紧随其后,献上礼物称贺道。贾国、杨国的使者都来了,怎么能少的了霍国。“上国诛叛逆,讨不臣,扬祖宗之德,为后世开业,甚光美,寡君闻而慕之,心向往之,特遣外臣谨以金千镒,粟三千锺,帛百匹以示仰慕之心”郑忽站在大殿中微笑的看着这三个冤大头。三国本来国就小,现在献上这些礼物绝对称得上是大出血。话说的好听,什么目的,郑忽用脚趾头也能猜到。当初郑忽向三国借兵的时候,可是说好的等灭了曲沃就还兵,郑忽诓骗他们借他们的兵是为了和郑军联合攻打曲沃,最终连郑军的影子都没见到,这事他们看在郑国的面子上就忍了,不忍不行啊,毕竟郑庄公都遣使到他们国家又是送礼,又是好言相劝。事虽然不小,但他们也犯不上惹怒郑国不是况且,当时他们手上也没多少兵了,都被郑忽借走了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样子。没办法,忍痛捏着鼻子认吧他们估计,以他们三国的乌合之众对上曲沃,估计是有去无回了。问题是,谁能想到,不过两年,郑忽以他们国家的士卒做底子,还真灭了曲沃,并且执晋国的牛耳。这特么的像做梦一样。于是,三国国君的心思立刻就活泛了起来。这不,郑忽到翼城没多久,刚把嘉父的事情给处理掉,执政的位子还没坐热。这三国的使者便联袂而至。原本,他们是想在私底下将所有的礼物献给郑忽的,不过郑忽没有接受就是了。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幕。总之,他们的目的就一个,而且还是不好,或者说是不敢明言的那种,那就是要求郑忽还兵。他们之所以不敢明言,那是因为现在的郑忽,他们惹不起。万一惹恼了郑忽,别说要求郑忽还兵了,万一郑忽兴兵攻打他们,他们就真的离灭国不远了。谁愿意担这个风险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通过送礼和言语之间的暗示吧三国使者之前私下里确实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