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m.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也得到了郑忽的接见,只不过郑忽好像很忙的样子,没和他们说几句话,便处理事情去了。对此,他们也能脑补,通过脑补,他们也能理解郑忽。毕竟晋国新定,一大摊子事都需要郑忽拿主意呢。其实呢,郑忽在忙着奶孩子,哪有闲空和他们斗智斗勇。再者,郑忽压根就没想过还兵的事情。这怎么可能,休说是已经吞到肚子里的肉他坚决不会吐出来。就是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将一群乌合之众训练成为一支可以威慑晋国周边国家的强军,他也不可能因为一点贿赂,说还就还,这不是为他人作嫁衣吗况且,三国现在还有什么资格要求他还兵,仅凭当初一句虚无缥缈的承诺吗承诺和放屁有区别吗对郑忽这样的政治人物来说,大概是没什么区别的想要还兵,门都没有况且,郑忽觉得这三国的要求还兵的目的,也不是那么单纯。他们之所以迫切的要求郑忽还兵,不过是贪图一支能够战胜曲沃的虎狼之师。但是,宗周时期,密康公母亲劝密康公的那句话说的好,“小丑备物,终必亡”这三个小丑还想从郑忽的虎口夺食,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郑忽其实在心里已经谋划着该怎么灭掉这三国了。心里面这么想,脸上却是不动声色。郑忽看了看一脸无措,将目光投向他的晋侯生。而后,代晋侯生向三国使者答谢道:“上国厚爱,寡君不胜感激,谨谢之”三使连称不敢。郑忽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晋国的代言人,他的意思就是晋侯的意思。没人觉得不妥。如果说,在嘉父还没有死之前,或许有些人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脸上稍微还能表现出某些细微的不满表情。但是,在嘉父死后,即便某些人心里再不舒服,脸上却一点表情也不敢显露。这不单是因为郑忽的名分已正,更因为郑忽杀嘉父的一番作为,让所有人明白,不要心怀不满,身为执政的嘉父尚且都逃不过一死,况且他们这些人原本郑忽灭曲沃,对翼城苟延残喘的几家世卿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威慑,现在又杀了嘉父。翼城谁还敢忤逆郑忽丝毫的情绪表露也不敢啊不过,郑忽倒是没有因为翼城世卿的更加恭顺而沾沾自喜。反而,在杀嘉父,登上执政之位之后,对翼城世卿大加封赏,以安人心。不管怎么说,这几家世卿现在对郑忽还是有点用的。没必要总是恫吓他们,打一巴掌,然后再给个甜枣吃才是御人之道嘛反正现在翼城在郑忽的各种手段齐出的情况下,已经是彻底稳了,没有人敢生出反叛之心。主要因为还是没有了嘉父这面大旗,私底下谁也不服谁。晋侯太小,而且还被郑忽完全控制在手,即便想见晋侯一面,还得在郑忽手下人的监视之下。翼城残留的世卿,用一盘散沙来形容绝对不为过。既然翼城已经稳了,晋国国内也基本统一的情况下,顺道灭了贾、杨、霍三国,好像也没什么不妥的。三国若是不贪图郑忽手上的这支虎狼之师,郑忽还多留三国些时日。既然他们起了贪念,留着这三国,早晚是祸患,还不如趁机灭掉,以绝后患。郑忽向来是个高瞻远瞩的人,某些不确定的因素,他向来都会提早铲除第三百一十六章 郑庄公的打算就在郑忽这边准备灭掉贾、杨、霍三国的时候,郑庄公已经高高兴兴的踏上前往齐国的路上了。郑忽灭掉曲沃的消息,他已经接到了。郑忽现在虽然托名晋卿,实则与晋侯无异。晋国曾经也是响当当的大国,国力不可谓不雄厚,虽然自昭侯之后,晋国内乱,损耗了不少实力,但底子还在。现在晋国落入郑忽之手,恢复实力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这一点,郑庄公绝对是深信不疑。不说别的,郑忽仅用两年时间,就把陉庭经营成为伐灭曲沃的主力,这个能耐就是在列国,也是绝无仅有让晋国恢复实力,甚至是更进一步,对郑忽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一旦晋国恢复实力,郑晋联合,那么天下还有哪个国家会是郑国的对手至于郑国吞并晋国的事情,郑庄公现在还没准备去付诸实践。虽说老子从儿子手中摘桃子,那是天经地义,但是现在时机还未到。晋国不是小国,贸然把晋国吞并,引得列国震恐,诸侯连兵伐郑便立时近在眼前。列国之间的平衡局面不是那么好打破的。灭一些小的国家还好,各大国之间也都心照不宣,但是灭掉晋国这个曾经的汾水流域的霸主,这种极度破坏地区平衡和各大国之间实力对比的事情,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对。甚至郑国的好基友齐国,都不会支持而今,周王室已经很难再插手列国之间的国事了,各大国之间通过相互挟制,来实现地区的相对稳定。休说是吞并晋国这么大的事情,就是在国内多征些兵,都有可能引得列国武装干涉。像郑忽刚开始在长葛练兵的时候,征发的青壮不就被原繁赶走了大半吗历史上,齐国在管仲变法的时候也没敢多征兵,就是怕引得列国武装干涉,走的是选练精兵的路子。列国可以默认郑国成为中原地区的老大,但是绝对不会允许郑国的实力超出现在大国标准的一大截。这是列国都心照不宣的讲道理,若非是当初蔡侯在曲阜时对郑国君臣无礼之至,齐、邾等国又出兵帮助郑国,郑国想灭掉蔡国绝对是难如登天。就像战国时期,各国的合纵连横一样。谁实力强,列国联合起来打谁。一开始的合纵是燕、赵、魏、韩、楚联合起来或攻打秦国,或者攻打齐国。之后,齐国被打趴在地之后,主要的攻击焦点就落到的秦国身上。并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列国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总之一句话,实力强的一定会挨揍。除非郑国的实力能够大幅度的超过中原的几个大国。像历史上春秋中后期时候的晋国,五千乘的超级大国,那时,曾经的中原大国郑、宋、鲁等国撑死了也就才两千乘,所以,只能在晋国的脚下瑟瑟发抖。不过,彼时的晋国也有对手,那就是同为五千乘的超级大国楚国,还有次一级的大国,三、四千乘的秦国和齐国。所以,在那时,列国之间还是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的局势的。而如今,郑国想要吞并晋国,除非能够达到历史上晋楚的那般实力,才能毫无顾忌的将晋国吞掉,不然只能等待时机。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刚结束的中原混战,把蔡国给灭了,鲁国、宋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而且天子也被郑忽给胖揍了一顿。就郑忽现在这个专晋国之权的举动,就足以让天子和这几个国家在私底下结成反郑同盟。也就是现在中原混战刚结束,这几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而且郑忽现在名义上仍尊晋侯,这几国暂时也就捏着鼻子认了。若是郑忽现在废了晋侯,或者直接给晋侯一块地,让他留守在那块地上奉祀晋国宗庙。郑国一定会被宋鲁等国群起而攻之。这是肯定的,只要宋鲁等国不到亡国的地步,一定会插手。想想战国时期的齐愍王是怎么死的。别国的土地可不是那么好吞并的。一个不慎,还有可能被噎死像郑庄公为什么不在明面给郑忽任何一点援助,只是爱惜羽毛吗当然不是,以他老谋深算的性格,怎么可能会这么肤浅。他其实是怀有被列国群起而攻之的担心的。不然的话,他何必在明面上和郑忽撇的这么清,去晋国一趟,就只在晋国简单的在翼城诸卿面前给郑忽站个台,其他的什么都没做。像此次去齐国,一来是齐侯的邀请,二来,郑庄公也像趁机和齐国达成某些协定。当然了,郑庄公肯定不会要求齐国允许郑国吞并晋国,这事得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就像猎人打猎一样,你得悄悄的一步一步的靠近猎物,而不是直接亮出你的武器,冲向猎物,这样百分百会把猎物吓跑。郑庄公不知道的是,他这次一定会满载而归。因为齐侯这次邀请郑庄公访齐,一方面是在战后再次巩固齐郑之间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齐侯还是有求于郑庄公的。主要是这次齐侯想偷袭纪国。偷袭的策略,齐国上下都商量的差不多了,就只等郑庄公点头同意了。齐侯准备去朝见纪侯,不过,鉴于纪人对齐人的警惕之心,齐侯决定拉上郑庄公一起去朝见,这样一来,纪人在无形之中就会放松警惕。毕竟,若是只是齐侯前去朝见,纪人或许会心怀警惕,但是有郑庄公一起去就不一样了。纪人会觉得,齐侯可以将自己置于险地,但肯定不会将郑庄公置于险地。齐郑两国是好基友不假,但正是因为是好基友,齐国才更应该去保护郑庄公,而不是带着郑庄公一起冒险。不得不说,历史虽然在郑忽这只蝴蝶的小翅膀的煽动下,已经大变了模样,但是绕了一圈之后,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左传桓公五年载:“夏,齐侯、郑伯朝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第三百一十七章 由奢入俭难贾国国都贾邑,高渠弥已经在这里的馆舍中住了两天。算算日子,贾国的士卒返回贾国的家乡也有八天的时间了。其实,高渠弥是奉郑忽之命前来归还之前向贾、杨、霍三国借走的士卒的。只不过,目的不是那么单纯便是了。而且,高渠弥之所以会在贾国的馆舍中住了两天,那是因为这是还兵之后的返程。高渠弥依次将贾国、杨国和霍国的士卒归还的时候,在前去和返回的路上磨磨蹭蹭就不说了,返回的路上途径贾国的时候,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无奈之下”只好在贾国停留了下来,这一停留就是两天。对此,贾国上下倒是丝毫也不以为意,人家不仅履行承诺把兵还了回来,还还的是一支虎狼之师,人家有个小病小灾还不能理解吗必须得能理解,不仅能理解,而且还要给人家送去来自贾国的温暖。是以,在高渠弥停留在贾国的这两天,贾国上下前来探望高渠弥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贾伯都亲自前来了一趟,对高渠弥嘘寒问暖,那叫一个亲切。同样的,高渠弥脸上表现的那叫一个感激涕零,只不过,心里却是冷笑不止。高渠弥是那么好心前来还兵的人吗怎么可能事实上,这次高渠弥是奉郑忽之命前来灭掉三国的。贾、杨、霍三国士卒在陉庭过的那是什么日子,毫不夸张的说,和在贾、杨、霍三国过的日子相比,在陉庭,过的那简直是神仙般的生活,有土地有爵位,不能说什么吃的饱穿的暖,但至少饿不着肚子。饿不着肚子对此时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了。所以,当贾、杨、霍三国的士卒听说郑忽要送他们回国的时候,就没有愿意回去的。在陉庭的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呢,就要回母国过暗无天日的生活,这样,谁受得了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贾、杨、霍三国的士卒刚刚过上这个时代尚算奢侈的小日子,怎么可能还愿意回去回去接家眷行,但是回去继续过原来的日子,绝对是不行的。士气人心如此可用,高渠弥对郑忽的命令更加有信心了。而之所以会拖这么久,一来是高渠弥计划先在贾国夺权,二来,多少给三国士卒一些时间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将家人以及同袍的家人安置妥当,如果能够再蛊惑些青壮加入队伍之中,那就更好了。今天是贾国士卒返乡的第八天,也是高渠弥准备灭掉贾国的日子。按照计划,今天晚上,返乡的贾国士卒将会全部赶到贾邑集合。让人送走了前来探望的贾国官吏之后,高渠弥直接从榻上起身,哪有一丝病态“士卒可到齐了”高渠弥向身边的士卒问到。“冢宰安心即是,并未有一人缺迟”高渠弥闻言点点头,捋了一把胡须,心里面对贾国士卒的表现极为满意。“不过”身边的这名士卒有些欲言又止。“嗯,何事但讲无妨”高渠弥有些疑惑。“唯”士卒应了一声,接着道:“我士卒中有一名为牛二者,言与贾邑守城吏为相托生死之交,大言曰可不费一兵即得贾邑四门,请冢宰定夺”士卒便说便看着高渠弥的表情,见高渠弥没有发怒的样子,这才在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搞不好可是要人头落地的。但是,牛二再三恳求要让他带话给高渠弥,他也不敢隐瞒不报。况且,他也认识这个牛二,陉庭士卒总共就这么些人,农闲时都在一块训练,农忙时相互帮助的也有不少,打仗时也都是同袍,你的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