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m.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的人。一番寒暄之后,三国国君又不约而同的称赞起了郑忽。从郑忽自身的才能到郑忽在统一晋国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无疑不是三国国君称赞的素材。没办法,谁都知道而今在晋国当家作主的是谁三国国君又不傻。想要和晋国和平相处,那得有郑忽的点头。没有郑忽的点头,即便是晋侯和他们订立了盟约又有什么用呢郑忽对三国国君的称赞微笑以应,偶尔还谦虚那么两句,整个殿中的气氛看起来是相当的融洽,就像四个国家原本就是友好国家一样。一点也看不出刚打了一仗的样子。仿佛之前帮助曲沃武公出兵的不是三国,而是其他国家。郑忽对此也是见怪不怪。悉心招待了梁伯、魏伯和芮伯五天的时间。郑忽最终代表晋国和三国达成了一系列协议。首先,三国与晋国罢兵言和。其次,三国承认晋侯生乃是晋国正宗的地位,承认郑忽晋国执政的地位,承诺不以任何借口干涉晋国内政。再者,三国要赔偿晋国在战争中的损失。这一条,其实是争论的最久的。因为三国首先攻打晋国不假,但是三国联军几乎全军覆灭,再赔偿晋国在战争中的损失,三国国君明显感觉吃大亏了。但郑忽就是不松口,要求三国必须赔偿,不然,就没得谈了。郑忽的态度如此强硬,三国国君无奈之下,只好点头答应。当然了,郑忽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如果他狮子大开口了,还真有可能谈崩。这完全没有必要,他最终的目的和三国国君是一致的,就是和平。接下来,郑忽同样承诺不会以任何理由干涉三国的内政,不会侵犯三国。说实话,这个承诺,郑忽自己都不信。不信归不信,但并不妨碍他如此向三国国君承诺。讲道理,若不是郑忽灭曲沃损耗太大,他还真想顺道灭了三国。三国协助曲沃入侵晋国,这个机会和借口是非常难得的。可惜,实力暂时不允许,只能暂时作罢。不过,也没关系,只要想灭了三国,还怕找不到借口吗未来有的是机会。四国达成的协议,这四点是主要的,其他还有一些小的条款。总而言之,协议达成之后,皆大欢喜。三国不用再担心晋国的报复,而郑忽也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这对任何一方都是有利的。两方都有意罢兵休战,协议自然容易达成。毕竟,继续打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三国即便是联合起来也耗不过晋国,而晋国就算是最终取胜,也是惨胜。没有人愿意承担这种后果最终三国国君和晋侯在耿邑在天地鬼神的见证下,歃血而盟。约定共同遵守盟约,违背盟约者不能够享国。郑忽听闻此言,也是在心中轻笑不止。和晋侯这种被完全架空的人说不能享国,这能有什么约束力。奈何郑忽不是国君,即便是他和三国歃血为盟,那也是代表的晋国。所以,无论怎么歃血结盟,对郑忽来说,都没什么约束力。再说了,天地鬼神见证又能怎样,郑忽根本不怕这一套。也就此时的人笃信于此。一纸盟约,几句虚无缥缈的诅咒就想吓住郑忽,只能说太天真。不管怎么说,盟约的订立在此时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郑忽在短时间内也不准备背弃与三国达成的协定。终归是对自己有利嘛他完全可以借着这段和平的时间,好好的休养生息一番,同时大力推行的晋郑融合方略。无论什么时候,增强实力总是必要的。而且,暂时做个守信的人,也能改变一下其他人对他固有印象不是他现在好歹是晋国的执政卿了,总是背信对他的威信力是有影响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子命我“虢公远道而来,辛苦了”翼城郊外,郑忽代表晋侯率领晋国群臣迎接虢公等人的到来。经过一个多月的斡旋,天子最终还是答应了给郑忽的权力背书。此次派虢公前来,其实主要就是为这件事而来。其他的,还有肯定一下晋国统一的功绩,赐些东西表示一下天子的欣喜之情。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过,说实在的,其实天子对于晋国的统一,一点也不欣喜,一点也不高兴。根本原因就在于郑忽。郑忽狼子野心,摆明是想把晋国占为己有,天子怎么高兴的起来晋国一旦成为了郑国的一部分,夹在晋郑之间的王室还有活路吗就是现在,天子都觉得,他是在仰郑寤生父子二人的鼻息。这俩父子,一个在成周以东,一个在成周以北,一人占据一个大国。王室基本上被吃的死死的但也没办法,谁让打不过人家呢拳头不够硬,就只能委曲求全,不然,一定会自取其辱。看着满脸笑容的郑忽,虢公心里一阵腻歪。上次他见到郑忽的时候,郑忽正在率兵与他交战。而现在,郑忽表现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不仅如此,郑忽表现出来的那股亲热劲儿,不知道还以为他们两人是相识已久,关系不错呢倒不是说虢公心胸狭小。而是郑忽的变脸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一点吧郑忽其实对虢公也没什么好感。他之所以被赶出郑国,还不是全拜虢公所赐。不要以为郑忽不知道这事,在鲁国曲阜,如果没有虢公点头,宋、蔡两国敢兵围郑国馆舍虢公当时拜访齐侯,基本上就佐证了,虢公至少是赶他出郑国的帮凶。更别提后来虢公还入晋,蛊惑小子侯把他赶出晋国。但这总归是老黄历了。现在虢公帮他向天子请求授予他晋国的权柄,又作为天使亲自前来宣布这件事,郑忽自然不能给虢公摆脸色。不仅不能摆脸色,还要好好的招待虢公,让他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身为政治人物,哪有什么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谁就是朋友。反之,就是敌人。两方一番见礼之后,郑忽拉着虢公的手上了专门为虢公准备的车架,一同驱车去见晋侯生。虢公的首要任务,是恭贺晋侯生统一晋国,然后才是授予郑忽晋国的权柄。名义上的尊卑顺序是不能搞混的。“晋侯生能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远复唐叔之业,近扬文侯之德,统理晋国,诸侯远方宾客靡不慕义”刚到晋国大殿不久,虢公开始宣读天子褒扬晋侯生和晋国统一的诏命。一番溢美之辞结束之后,虢公宣布了天子给晋侯生的赏赐,赐秬鬯一卣,白璧一双,锦绣十纯。其实就是象征性的赏赐一些东西,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像白璧,锦绣这些玩意,就是卿大夫也拿的出来。也就除了秬鬯,这玩意是天子专门赏赐给有功诸侯的一种酒。是用黑黍和郁金酿造的。像晋文侯曾经也得到过这种待遇。尚书文侯之命中就提到“用赍尔秬鬯一卣”。意思就是奖励晋文侯秬鬯一卣。但就这一点来说,赏赐还算过的去。算是天子承认晋国统一功绩的一种表现。在整个晋国历史上,能得天子赐秬鬯也不过唐叔和文侯两人而已。晋侯生能到这样的褒奖,就是把晋国丢了也可以无憾了。当然了,这是郑忽的想法。褒扬过晋侯生,接下来自然就是郑忽了。这是毋庸置疑的。虢公前来的主要任务不就是这个吗不满足郑忽的胃口,别说是天子,就是虢公也寝食难安郑忽与梁、芮、魏三国罢兵言和的事情他可是听说了。作为第一个退出五国联合的国家,万一郑忽兴兵攻打虢国,虢公可不确定梁、芮、魏三国会帮助他。幸好他说服了天子。“朕闻创业之君,必须股肱之臣;守文之主,亦赖匡佐之辅。是故唐叔以九宗彰受命之功,文侯依徒众攻叛逆而享中兴之业。郑世子忽载昭明德,应期作辅。式是百辟,总齐庶事。内摧寇虐,外静奸宄,日昃忧勤,劬劳夙夜。德声光于上下,勋烈施于四方。深惟大议,首建明策,权定社稷”不得不说,天子虽然对郑忽十分反感,但是面子上的功夫还是做的很到位的。这一番吹捧,若是换个脸皮薄的人,早就脸红到不行了。这应该历史上第一次把窃国说的如此清新脱俗。天子能不知道郑忽怀的是什么心思说郑忽窃晋的心思路人皆知,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只要不是个傻子,都差不多能猜的出来。只不过郑忽表面功夫做的很好,多少会留给别人一点幻想。“看来天子是彻底低头了”郑忽心说。无怪郑忽这么想,就天子这一番褒扬他的话出去,绝对能引起轩然大波。什么时候窃夺其他国家的政权也能得到天子如此的褒奖了这不是在鼓励乱臣贼子么如此一来,要周礼还有何用天子其实也是没办法。不褒奖一番,干巴巴的直接授予郑忽执政之权,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褒奖吧,就郑忽这个德行,实在也不配。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把郑忽当成没有异心匡佐之臣来赞扬。举唐叔文侯的例子,也有稍微敲打郑忽的意思在内。若万一哪天郑忽真的把晋国完全占为己有,天子也有话说。可以把锅都推到郑忽身上,让郑忽蒙蔽了之类的。郑忽对此完全无所谓,他也听出了天子警告之意。对忠臣来说,是褒扬,对逆臣来说就是警告。郑忽肯定不是忠臣。不过,有什么用,举唐叔文侯的例子,他就会羞愧吗太天真了他要是真有羞愧之心,他就不会走到这一步。重要的是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其他的,随天子怎么说去吧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结局得到了天子诏命之后,郑忽开始名正言顺的在晋国推行他的融合方略。之后的两年,晋国一直都风平浪静的,郑国也是。郑忽和他老爹郑庄公都在致力于晋郑之间的融合。这件事是极端重要的。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一旦成功,郑晋合二为一,郑国的实力将会有质的飞跃。郑国虽然和齐国达成协定,出兵帮助齐国攻灭纪国,但齐国这两年暂时也没什么动静,好像是在积蓄力量。攻灭一个国家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齐国的谨慎也可以理解。宋、鲁两国自从和郑国达成和解之后,主要精力也放在了国内。而且两国之间的关系变的更为紧密了,不仅是因为之前两国结成同盟对抗郑齐,更因为鲁桓公娶了宋女。能娶到宋女,也算是一桩不错的婚姻,像诗经上就称赞道:“岂其娶妻,必宋之子”这桩婚姻能让鲁桓公多活几年也说不定。蔡侯也确实跑到了南方重新立国,据说还已经在南方的小国之间开始展露头角了。卫国更不用说,卫宣公自从娶了夷姜之后,日日沉湎于造人大业。从郑忽接到的消息来看,夷姜已经为卫宣公生了一子一女,不过年纪还小,暂时对公子伋造不成多大威胁。总之,这两年,中原国家沉浸在一片和平之中。当然,这只是从整个大的方面来说,小的摩擦和矛盾从来不会缺席。就拿郑国来说,原来苏子国的盟、向两邑背叛郑国,又重新投入了王室的怀抱,郑庄公派遣原繁领兵前去讨伐。最终的结果则是,天子无奈,只好把这两邑的民众迁往王城。其他的非中原国家,也就楚国比较活跃。郑忽得天子诏命的第二年,也就是鲁桓公六年,郑庄公三十八年,楚国和随国差点打起来。随国作为周王室安插在江汉之间的重要钉子,楚国向来看随国不怎么顺眼。不过,现在随国的实力也不算弱,有众多的小国依附,而且随侯还有贤臣季梁,楚国不敢轻举妄动,这一次算是稍微试探一番。风平浪静的时期也就这两年而已。从第三年,也就是郑庄公四十年开始,列国之间的局势就开始变的有些微妙了。先是郑忽率军伐茅戎,至于原邑,打通了晋国通往郑国的道路。而后郑晋联合出兵,灭东山皋落氏,北逐赤狄,一直打到黎国附近,这才收兵。齐国开始向纪国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暂时还没有请求郑国的援助,不过,距离郑国出兵的日子应该不远了。因为纪国拉了个帮手,那就是鲁国。而宋国则是对郑忽在晋国执政的事情非常不满,已经在暗中联络其他国家,准备反对郑忽的窃国之举。响应宋国的大国,暂时只有卫国。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