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1 / 1)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最新章节。
,这样的宣传,也仅仅是个开始张小北还有事儿,就把报纸拿在手里,向滨煤集团赶去了。坐在出租车上,张小北又翻出来看了好几遍,你要说啥心情,不好说,用什么词儿都不准确,反正就是看了还想看。哈哈,爽呗金盛出人头地了呗这报纸一下子把金盛推向了媒体的高峰,让金盛成了全滨州最耀眼的明星。这以后出去一说,您是那个单位的金盛的您这一回答,全市人民都知道啊,多牛逼啊,想想都爽歪了。正在这里暗爽呢,司机师傅说您到地方了,滨煤集团运销处。张小北付了钱,下了车,就向大门走去。昨天晚上已经约好了,这不能爽约,人家这个处长可比那元帅处长还大。人家能等自己,已经是够给面子了。好像处长们都喜欢1010房间,可能大概也许都有一个“十全十美”追求完美的梦吧“咚咚咚”一敲门,里面的声音很洪亮地传来:“请进。”张小北推门进去,只见一个带着金丝眼镜五十多岁的男人,一身西装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居然拿着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滨州日报。“你是”对方很明显不认识自己,但还是礼貌地放下了手中的报纸。那报纸的页面就在第二版,大大的标题映入了张小北的眼帘。就是那篇产权改革天地宽再问“金盛”煤改。“杨处,您好,我是金盛集团的,我们副总裁金永利先生介绍我来找您的,昨天晚上和您通过电话。”张小北十分“谦虚”地说道。“哎呀呀,请坐请坐,我这正在看关于你们集团的报道呢,了不起啊”这杨总很给面子地感叹上了。“哎,我问问你,你们金盛集团真得是省里的煤炭企业效益排在前面”“嗯,我们收到这个获奖通知的时候,还以为是假的呢。”“直到开会前三天,统计部门打电话通知,问我们领奖人的姓名,要做姓名牌,我们才反应过来这个事是真的。”嗯,这个话没有假,当时确实是这么回事。“哎呀,真是厉害啊不过你们也真是不容易,上班来的路上,我们单位的人还讨论呢,说你们改制以后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啊”“说是你们总裁的秘书,当时为了保护资料都跳楼了,后来和总裁在站台上经历了一场风雨,真是不容易啊”总不能说人家被打了吧,多难听,“风雨”这个词儿,就上档次了。不过张小北听到这里就笑了。杨处,您是故意的吧第339章 又是一个好想法杨处一看张小北笑了,觉得很有意思。哎呦我老人家正佩服你们单位呢,你这孩子光笑不说话是什么意思“这个秘书,你认识”杨处长试探性地问道。“认识,很熟。”张小北有点儿脸红了。“这小伙子现在干嘛呢”看来“风云人物”,大家都很关注啊“这小伙子现在就在您面前坐着呢”张小北终于说出来了,当然是自豪地不要不要的。“啊就是你呀哎呀呀呀呀,快快握个手,你们都是改革中的急先锋啊”杨处说着已经伸处手站了起来。张小北也赶快站起身来,和杨处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您过奖了。”“哎,对了,你这次来是有事儿吧”杨处想起来了,人家孩子是来办事的。关于改革的故事,以后慢慢听,先看看人家孩子啥事儿。“嗯,是这样的,杨处。我有个朋友是做外贸洗精煤的。但他人在日升港,找不到货源。”“我呢,正好在这边,就算是帮朋友的忙。”“当然,这只是最初的想法。”“后来我一琢磨这个事,感觉对于公司发展方面还是有空间的。”“现在煤矿的业务简单,客户上门,签订合同,安排发货。”“似乎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但从我朋友这个事情上,我产生了一个想法。”“现在很多客户却是是因为距离问题或者信息不对称,想要煤却是没有办法落实货源。”“我想啊,如果我们金盛集团能够成立这样的一家贸易公司,不管煤炭、钢铁、还是化肥,我们都做,以资源的市场配置为前提,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从而进行供应链式的贸易行为。”“这样做,第一,能产生一部分利润;第二,每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当然我们公司也再筹备海外上市。”“但是多一条腿走路总是好的。这供应链公司利润有多少先不敢说,但是它产值高啊,如果以供应链公司的业务向银行申请贷款,是不是也能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呢”“当然,这个想法还是在摸索阶段,也就我和金总沟通过。”“可是,总得把头头道道弄明白了,把账算明白了,才敢跟总裁汇报的。”“所以呢,第一,我是帮朋友忙;第二,我是来学习业务来了。”领导问呢,你总不能说自己想挣钱吧然后张小北忽然就觉得之前的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起来。之前曾经冒出过一个想法来,但是现在思路更加明晰了一般。“哎呀,这改制以后的企业真是灵活,抓大不放小,还能充分撬动发展资金,有想法。”“相比之下,我们就束手束脚咯”“现在我每个月定价,都得报省物价局和省国资委批准呢”“可是现在这市场,那机遇是转瞬即逝啊”“等反应过来了,利润早就下降了。”说到这里,杨处也是摇了摇头。不过,忽然,杨处一下子睁开了眼睛:“哎”这杨处一下子有了想法,但是这孩子进门半大天了还不知道叫什么呢:“对了,怎么称呼你啊”“哦,杨处,我叫张小北。”张小北很礼貌地说道。“什么职务啊”这杨处,总不能叫你张小北吧“我现在在金盛集团销售分公司担任销售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张小北说道这里,还有点不好意思。“哎呀,年轻有为,张总,我叫你张总了啊”杨处哈哈大笑说道。得了,张小北少说一句话。“可别,杨处,您叫我小张就行了。”孩子挺懂事儿。“你这个想法倒是启发了我啊”“如果我们要是成立一个贸易公司的话,是不是也可以按照你刚才所说的模式来做。”“毕竟gy企业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我们现在是省属企业,应该没有那么快,资产盘子很大。”“但改革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充分手段,我们一时半会儿搞不开,但并不妨碍我们换一种经营思路。”“大的盘子我们不懂,卖煤就是卖煤,但是小的盘子呢”“我们完全可以跟省里、跟国资委申请,下设一家贸易公司。”“这个贸易公司的性质和我们三产企业一样,自负盈亏,但是给予启动资金,同时要求完成规定的利润额。”“他贸易公司就是从我滨煤集团买上煤再卖出去都行啊,都是独立法人,互不影响啊,全部国资啊,没有问题”“就像你说的,这样可以把一些小的客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经销路径,抓大不放小,这个思路很启发我。”“最主要的,这样灵活机动,可以把效益在现有体制之下,进行最大化。”“同时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子弟的就业问题。”“当然了,你们的名字很时尚,叫什么供应链公司;我们也得高端大气一点,外贸啊,内贸啊都做,不行叫个国际贸易公司。”“派头嘛,一定得有。”杨处说道这里,居然越来越认真,似乎这个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了。当然了,张小北知道,他们这个事情那得层层审批,还得有这个报告那个报告的。等批下来,也得一段时间呢。但是,人有了想法,那实施起来无非是个时间问题。看来,不管平峰集团的张处,还是滨煤集团的杨处,对改革的呼声都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行为倒闭经营机制。不改革,你得少挣多少钱啊这可是个硬性指标。不管你原因再多,就一个结果,让这两家集团就接受不了。凭什么,凭什么你一个小小的金盛集团,那效益就能荣登全省煤炭行业效益的排名。而这两家集团的个头儿这么大,居然榜上无名这个话,可真是打脸呢啊当然,一说效益,这胆子可都压倒销售部门领导的脑袋上了。不关心这个事情都不行。第340章 脑细胞不够用了智慧,就是在聊天的过程中,产生并明晰的。因为交流绝对可以刺激你的大脑运转速度。两个事情,一个是对目标客户实行优惠的想法;一个是成立供应链公司的想法。居然是在和平峰集团张处,滨煤集团杨处交流的过程中,一个突然冒了出来,一个逐步清晰了起来。张小北都有点佩服自己的脑神经了。看来自己也属于“考试型”选手啊,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真强。不过想想刚改革开放那会儿,人们的态度,那是个什么样儿和现在深化改革的氛围相比,估计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更加保守吧可就是这样,改革开放政策已经走过快30年了。这全国上下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了。所以,企业深化改革的路子还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牛掰哈哈,让改革任性下去吧,看看把平煤集团和滨煤集团都着急成什么样儿了。当然了,跟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比起来。自己定个合同,发个煤,真的成了小事儿了。太小了。张小北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遇到的问题。什么事情,都得亲身实践,你才能知道门道在哪里。有些想法对不对,你得先经过检验,才能向上级反映。不能红口白牙说空话吧那叫空谈误事儿。所以张小北觉得,看似很矛盾的两个事儿,其实是分不开的。实践,怎么实践那就是得亲自干啊可是你要干,是不是跟企业的有些制度就不符了啊啊,在职人员经商倒是不犯法,可这名声不好听啊既然这个事情存在违规的问题,那让他“不违规”不就好了吗不过这个事情解决的思路在哪里,还不明确。再考虑考虑吧。还有,杨处刚才的说法反过来也提醒了自己。自己将来在供应链公司这一块儿,完全可以把一些小的市场客户吸纳进来。整合打包,让供应链公司自主经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别看是经营性客户,资金灵活啊,要现金有现金,要承兑汇票有承兑汇票。而且他们跟银行的业务,肯定要比大的厂家更加“熟练”。第二,这等于一批煤卖了两三次啊,先卖给供应链公司,再卖给中间经营商,再卖给直接使用厂家。这中间到底有多少利润是不是可以深度挖掘一下价格的潜力空间,让整体销售价格再上一个台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这都不是什么太费脑细胞的事儿。当然了,如果目标客户是骨架,那么这些小客户一定是填充进来的肉啊目标客户将来占60,可以达到抵抗市场风险的目的。中间经营性客户占40,完全可以活络现金流啊现金流啊,那是什么,那是一个企业的命根子啊嗯嗯,这些想法都得记下来。等哪天真的思考成熟了,跟领导们说一说。话说我们已经改制了,就应该在法律约束的范围以内,有多灵活有多灵活,这才能起到“表率”作用。好吧思维有点乱,脑细胞有点不够用了。关键是想法有点太大。所以呢,现在还是别想了,给刘峰刚回个电话吧不过,人家杨处说了一万吨确实是太少了。你按两万吨一个月签吧2007年还有8个月,给你签16万吨。你兑现不了也没关系。当然了,这是你张小北来了,其他人来了,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人家滨煤集团的合同,那是每年年初的时候就签一次。中间极少有补充合同的,除非是一些特殊情况。不过,张小北这个就属于特殊情况。这金盛集团的宣传力度这么大,现在金盛的人来做业务,支持一下金盛,也相当于支持一下改革况且,真的是量不大,杨处都没往眼里放这个事儿,那别的领导就更不觉得是个什么事儿了。刘峰刚电话接通了,张小北说合同都谈妥了。刘峰刚说还是张总强大,办事效率这么高张小北说,还有个事儿,得给你说一下,合同签多了,你要两万,给谈成三万了。然后又问,能不能吃得下。刘峰刚说没关系,目前的合同是一个月两万吨,但拉过港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