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m.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朋友、同乡,他的朋友、同乡之类。每个人不敢说能把所有人都认全,但是对大部分人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简而言之,就是面熟。他对这个牛二还是了解一点的,知道牛二这个人平常好吹大气,讲义气,胆子不少,但是人不坏,像诓上欺下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去做的。这也是他最终愿意冒险为牛二带话给高渠弥的原因。万一牛二说的是真的呢一旦这个万一的假设成立,那么,牛二是大功一件,他也能分润些功劳,这些自不必说,单说这得为灭掉贾国省下多少力气啊高渠弥在心中默默思量了一番,然后问道:“牛二其人,可曾得爵”“回冢宰,牛二幸得授四级不更之爵”高渠弥再次点了点头,这在陉庭士卒的得爵中,已经算是高爵了。郑忽在陉庭实行的赏功令,其中的爵位可不是好得的,虽然贾、杨、霍三国士卒人人都有爵位在身,但这其中有郑忽当初刚入晋,攻打陉庭的时候放水的缘故在里面。郑忽也就在那次放了一次水,之后就再也没有放过水。也正因为如此,陉庭还有一些士卒依旧停留第一级公士的爵位上面。四级不更绝对是高爵,这意味着这个牛二每次跟着去打仗,要么每次都是以盈论,要么就是斩杀的敌人数量比较多,不然,不可能能在短短两年内升到四级不更的爵位。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当然了,这也意味着这个牛二在陉庭的待遇是比较高的,同时,可信度也就大大增加了。不过,高渠弥不能仅凭这一点就判定这个牛二是可信的,他觉得他还是亲自见上一面比较好。若是牛二真能如他自己说的那样,能够轻而易举的控制贾邑的城门,那么,此人也确实值得高渠弥一见。如果牛二是在说谎,那么高渠弥一定会以欺诈主将之罪,剥夺他的爵位,甚至是将他处死“去,将此人带至此处”高渠弥下了命令。“唯”士卒领命而去。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祈祷牛二一定不是在像平常那样吹大气。不过,想来应该不是,毕竟牛二请求他这么多次,这不像是吹大气的人能做出的事。不管怎么说,这名士卒的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郑忽同盟梁国国都,少梁。虢、虞、魏、芮四国国君应梁伯之邀齐聚少梁城。出奔在魏的芮伯万都应邀前来,其他几国更没有推辞的理由。梁伯自然不可能无故便邀请四国国君至少梁。而且邀请的都是晋国周边的国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针对晋国,或者说是针对郑忽。不然,何以至此而梁伯之所以会这么做,背后的始作俑者其实是曲沃武公,更准确一点,应该是狐突。是狐突说服了梁伯遣使帮助曲沃联络各国。曲沃武公很幸运,在他如此落魄的时候,依旧有狐突这个大忠臣不离不弃,并且还出功出力的尽心辅佐。梁伯之前并没有杀掉曲沃武公和狐突的打算,不过,若说准备竭尽所能的帮助曲沃,那也是不可能的。更别说,遣使联络各国,帮助曲沃武公讨伐郑忽。之前的梁伯只不过愿意为曲沃尽一些绵薄之力罢了。其实,梁伯能在曲沃武公落魄到如此地步的时候,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难得了。问题是,狐突还想要梁伯提供更多更大的帮助。是以,狐突在向郑忽身上泼脏水的同时,开始为梁伯分析郑忽掌控晋国对周边国家造成的巨大威胁,并且为了解除梁伯的后顾之忧,狐突还为梁伯分析了郑国插手的可能性。最终分析的结果则是,只要不伤及郑忽性命,郑国绝对不可能插手。这一系列的分析在打消了梁伯后顾之忧的同时,也坚定梁伯帮助曲沃打压郑忽的决心。实在是狐突的一番分析有理有据,事实,例子都在那摆着,想反驳也反驳不了。除非梁伯事事皆存侥幸之心,不然,根本不可能驳倒狐突所说的话。而后来郑忽遣高渠弥灭掉贾、杨、霍三国的消息传到梁国,基本上印证了狐突之前的分析。也让梁伯更加信任狐突的判断。而在彼时,梁伯已经听从狐突的建议,遣使邀请虢、虞、魏、芮四国国君前来少梁相会。之前曲沃武公遣使,虽然在各国国君面前不断地往郑忽身上泼脏水,但是收效甚微,除梁国外,没有国家愿意响应。虢、虞、魏、芮四国国家,把曲沃武公和郑忽之间的事情当作是晋国内部的争斗,曲沃使者往郑忽身上泼的脏水也被理解为失败者的愤恨之言,一笑了之而已而且郑忽虽然在陉庭一战中,精锐损伤惨重,但对其他各国来说,郑忽的实力依旧是各国所不能企及的,是以,各国心有忧虑不假,却也不敢贸然便答应曲沃的请求。如果说,曲沃武公手里还有个百乘或者更多的兵力,各国多少还有点信心。关键是,曲沃武公此时手上真没有多少兵马,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五十乘车马。没有曲沃的精锐,哪一国都不敢率先冒头,响应曲沃,与郑忽为敌。不过,其后梁国入局,形势就变的不一样了确实,之前在曲沃还没有被郑忽击败之前,梁国和曲沃的关系极佳。但是,在曲沃被沦落到而今这种地步,梁国还能义无反顾的支持曲沃,这就显得难能可贵了。虢、虞、魏、芮四国国君,之所以会响应梁伯的邀请,一开始只是想要给梁伯一个面子,梁伯的高尚德操确实值得敬佩不是后来,当郑忽灭贾、杨、霍三国的消息传到四国国君耳中的时候,四国国君立时改变了想法,他们突然觉得之前曲沃使者的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他们若不在此时团结起来,甚至是打击一下郑忽的嚣张气焰,郑忽还真有可能会把他们给一锅端。总之,四国国君共聚少梁,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或者抵御郑忽所造成的威胁。包括梁国在内的五国同时认为郑忽所表现出来的贪鄙之心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们国家的生存。其实这也很正常。历史上曲沃于桓公八年灭翼,桓公九年的时候,虢、芮、梁、郇、贾五国便结成反曲沃同盟,联合起来讨伐曲沃。像梁国一直和曲沃的关系还算不错,但当曲沃打破平衡之后,都会和曲沃翻脸,更别谈其他国家了。而现在,打破地区平衡的人变成了郑忽,虽然郇、贾两国已经被郑忽给灭掉了,但是反郑忽同盟却已经初步成型了,这个反郑忽同盟的模式是五加一,即梁、芮、虢、魏、虞五国再加上一个流亡的曲沃政权。曲沃武公现在也算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再也没有了之前郑忽悬赏令刚下的时候,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不仅如此,梁、芮、虢、魏、虞五国其实对郑忽一方的虚实都不怎么了解。这在无形中自然就抬高了曲沃武公的位置。想要攻打甚至是战胜郑忽,曲沃武公所掌握的信息自然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什么都不知道,一头撞过去肯定是不行的。和郑忽打仗,不比寻常,郑忽打仗总是出一些阴招,让人防不胜防了解郑忽一方的虚实,避其实击其虚,并且采取稳扎稳打的打法,才是正道。不然,迟早会被郑忽给击败。曲沃武公确实和郑忽交手的次数不算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郑忽一点都不了解。与其他五国国君相比,其实他是最了解郑忽的那个人。此次的少梁之会,如何对付郑忽,他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了,他绝对不是一个希望成为顾问的人,事实上,他还想要借此机会染指此次统率各国之兵攻打郑忽的主将位置。郑忽加诸于他身上的耻辱,他从来就没有忘记过。非但没有忘记过,每次想来,心中总是愤恨万分。不仅如此,高渠弥领兵屠灭曲沃宗室的事情,他也已经知道了。这笔自然要算到郑忽头上。国仇家恨,他和郑忽的仇怨不可谓不大。这次有了五国的相助,他一定要让郑忽血债血还第三百一十九章 郑忽十罪“虢公、虞公、魏伯、芮伯,寡人有礼了”梁国大殿中,梁伯向虢、虞、魏、芮四国国君行礼道。“梁伯多礼”四国国君回礼,客气道。接着,跟随在梁伯身后的曲沃武公亦向四国国君行礼。四国国君同样对曲沃武公回礼。曲沃武公虽然名义上的地位比不上各国国君,但是,包括梁国在内的五国,现在已经将曲沃武公当作国君看待,至少是不以臣子看待。四国对于此次聚集在少梁的目的是心知肚明。正因为如此,这就牵扯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攻打郑忽,其实就相当于是在与晋侯为敌,与晋侯为敌就是相当于在与整个晋国为敌。郑忽是晋国的权臣不假,但郑忽无论怎么窃夺晋权,他都是晋臣,他的所作所为即便是再过分,都轮不到其他国家插手。虢、虞、魏、芮、梁五国无论是打着什么理由攻打郑忽,都改变不了,这是在打晋侯的脸。晋侯现在或许是年纪小,不懂事,但等他长大之后呢虢、虞、魏、芮、梁此时联合攻打郑忽的行为就变的相当尴尬了所以,五国若是能够战胜郑忽,晋侯就没有继续在位的必要了,这也算是不留后患。那么,作为“正义一方”的他们也不能看着晋国无主不是在这种情况下,曲沃武公自然就成为了最好的人选,最好的晋侯人选。没有外敌的时候,晋侯和郑忽两人实质上是对立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只是现在晋侯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罢了一旦有外地入侵的时候,晋侯和郑忽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若是郑忽失败了,那么晋侯的下场绝对不会比在郑忽手上的时候好多少,只会更坏说起来或许有点不可置信,但这就是事实。即便是五国针对郑忽的武装干涉,在事实上是在帮助晋侯。但只要在未经晋侯允许的情况下插手晋国国政,就已经算是对晋侯威严的一种挑衅。有鉴于此,一旦五国彻底击败郑忽,晋侯轻则被废,重则身死。这就和历史上西汉时期高帝功臣共同诛灭诸吕的情况是类似的。后少帝有什么罪难道和诸吕不是势同水火但后少帝依旧为诸吕的覆灭陪了葬。主要原因在于,高帝功臣皆认为“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于是,后少帝死了。同样地,晋侯生是郑忽所立,一旦把彻底击败郑忽,把郑忽赶出晋国,五国国君不担心这些事吗肯定是担心的。有鉴于此,曲沃武公现在自然就成为五国共同支持的晋国正宗。即便是称一句“晋侯”也不为过。一番寒暄之后,依主宾入座。梁伯率先道:“郑忽厉行无道,坏晋国宗庙与民,使晋侯不得安民以奉宗庙,其罪大焉”梁伯虽然没有挑明这个晋侯是谁,但是其他四国国君默认这个晋侯就是曲沃武公。“非只如此,郑忽尝与郇、耿二国约而灭冀,中分冀地于二国,后负约灭三国,其罪一。斩郇、耿二国国君首以降二国之士,其罪二。贾伯、杨侯、霍伯,何辜,尝借兵于郑忽,于郑忽有大德矣,而郑忽不思报恩,竟灭三国,其罪三。翼城群卿不过与郑忽志意相背,郑忽竟背晋先君之德,屠灭其宗族,私收其财物,其罪四。又强杀嘉父以执执政之权,其罪五。战胜而屠戮曲沃诸卿,其罪六。尽灭晋国宗室,其罪七,攻天子,以下乱上,其罪八。使天下为臣者争效之,其罪九,夫为人臣而陵其主,无故而屠杀士卿贵戚,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其罪十也”“有此十罪,即以庶人之卑,常欲死之,怀报复之志也,况诸贤君乎”梁伯的这一番发言,可是说的不少。不过,归结起来就一句话,不断的往郑忽身上泼脏水,以凸显他们讨伐郑忽是绝对正义的举动。这很正常,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是准备率先发动战争的一方,都会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且,也不能完全说梁伯是在泼脏水。至少以现在的价值取向来看,梁伯所列举的十条罪责,句句在理,都是郑忽一方做过的。不像狐突,之前还编故事污蔑郑忽和小子侯夫人私通。郑忽所做过的这些事,讲出来确实是不为现在的主流社会,士大夫君子所认同的。梁伯在凸显自己一方正义性的同时,也有试探四国国君态度的想法。毕竟,虽然四国国君应邀而至,也愿意和梁国等国一道讨伐郑忽,但是,他们还没有表明态度。是以,梁伯试探一番也是人之常情“梁伯之言,吾深以为是”曲沃武公当先响应。态度却比较谦卑,没有自称寡人,没有一点曲沃作为曾经的

小说大王【m.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郑王天下》最新章节。